红安天台山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北33公里处的鄂豫交界的群山之间,属大别山脉 。从麻城自驾出发,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虽冬日,但沿途的田园风光和渐渐映入眼帘的山峦,仍让人充满期待。
抵达天台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天台山主峰海拔817米,因峰顶似台,势若接天而得名,史称“淮南第一峰”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群山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红安、孝感大悟以及河南新县的景色尽收眼底。山间河谷纵横,溪流潺潺,虽值冬日,仍能想象到春夏之交时,映山红、兰花漫山遍野的盛景 。景区内的香山湖,湖水清澈碧绿,湖岸蜿蜒曲折,群山环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间 。
天台山不仅自然风光迷人,其历史文化底蕴也极为深厚。它是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的起源地,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山上的天台寺,始建于隋唐时期,虽历经岁月沧桑,但其香火依然旺盛。2004年,红安县人民政府对其进行了重修,如今的天台寺,殿宇恢宏,佛音袅袅 。
天台山还是一座“红色圣山”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不仅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红军主力部队,还诞生了秦基伟、陈锡联、刘昌毅等二百多名将军,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等也在此战斗过 。漫步山间,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革命先烈们的热血与豪情。
此外,天台山也留下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足迹。明代户部尚书耿定向晚年隐居于此,筑“天台书院”讲学,并著有《耿定向先生全集》和《天台文集》 。明末思想家李贽也曾在此著书立说,其《宿天台顶》一诗,至今广为传诵 。近代爱国主义将领董其武还在绝壁上凿刻下“复兴民族、挽救国家”八个大字,为天台山增添了豪迈的英雄气概 。
这次红安天台山之旅,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与革命精神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