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周刚退烧,我这又开始嗓子疼、咳嗽,昨天婆婆也说浑身没力气,这感冒就像接力赛,在我们家传了个遍!”进入11月感冒高发期,不少家庭都在经历这样的困扰。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显示,当前我国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流感、鼻病毒等病原体活动显著上升,家庭作为密切接触核心场景,交叉感染风险突出。尤其有老人、儿童的家庭,一旦有人感染,其他人“中招”的概率会大幅上升。
01
感冒病毒在家庭里
藏着3条传播暗道
很多人疑惑:明明已经让感冒的家人戴了口罩,怎么还是会传染?其实家庭空间密闭、接触频繁,病毒的传播路径远比想象中隐蔽。
1.密切接触传播:感冒者摸过的遥控器、用过的毛巾,甚至孩子分享的玩具,都可能残留病毒,家人接触后再摸口鼻,就容易“中招”;
2.飞沫传播:全家一起吃饭时,感冒者说话、咳嗽产生的飞沫,会直接落在食物或餐具上;
3.气溶胶传播:感冒者在卧室、浴室等小空间活动时,病毒会随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即使对方不在身边,也可能通过呼吸感染。
家庭交叉感染的关键在于早期没控制。秋冬季节冷热无常,最易引发两类“外感”问题:一类是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常见头昏无力、发烧厌食、浓痰浓涕等症状。
另一类是急慢性咽炎,过度用嗓或环境刺激会让咽部黏膜免疫力下降,细菌趁虚而入引发感染,出现吞咽不利、口干口渴、咽喉剧痛甚至无法发声。
很多人觉得咽痛、轻微咳嗽是小毛病,忍忍就好,却不知道这正是病毒传播的黄金期,等出现高热、浑身酸痛时,病毒早已在家庭中扩散。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老人免疫功能减退,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善,一旦感染,不仅症状更重,还可能引发肺炎、喉炎等并发症。
02
家庭健康防护三步法则:防、治、护
想要守护全家健康,关键要做好“日常防、早期治、重点护”这三步。
日常防护是基础。每周记得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遥控器、餐桌等高频接触表面,孩子的玩具也要定期清洗;家庭聚餐时一定要用公筷公勺,要是有家人感冒,最好单独用餐,避免飞沫污染;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让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病毒。
早期干预是阻断传播的核心。当家庭成员出现风热咽痛、头昏乏力等初期症状时,提前备好对症的家庭常备药很有必要。像含穿心莲类的中药制剂,就很适合应对这类情况——其核心成分能针对性清解外感引发的内热与热毒,对于流感初期的不适和咽炎导致的咽喉剧痛,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而且它是独立小袋包装,无论是流感高发期居家备用,还是外出时应对突发咽痛,都能随时取用。
对于家里的老人和儿童,还要做好重点守护。老人感冒高发期尽量少去菜市场、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记得戴口罩;儿童活泼好动,容易用脏手揉口鼻,家长要随时提醒勤洗手,书包里可以备上免洗洗手液,方便外出时使用。
03
家庭感冒季必备的靠谱选择
选择家庭常备的缓解咽痛、应对外感的药物时,不少人会关注“起效快不快”“老人孩子能不能用”“成分安不安全”。含穿心莲类的中药制剂之所以适合全家常备,正是因为它在这些方面都有着突出优势。
药理研究显示,此类制剂不仅能抗炎,部分研究表明穿心莲内脂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菌能力,可减轻细菌或病毒感染带来的不适,避免病情加重扩散。而植物单体制剂的特性让它兼具清热解毒与抗菌消炎的双重功效。
家庭选常备药,优先看成分纯度、剂型是否适配全家,毕竟用着安全、方便,才能在需要时及时发挥作用。11月感冒季,家庭健康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在家庭药箱里备上常用药,做好日常防护,就能有效应对流感、咽炎等外感问题,打破“一人感冒全家遭殃”的魔咒,守护全家平安度过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温馨提示:本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您感到身体不适,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治疗。本文章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文章内提及的药品,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谢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