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著名侨乡,世界客都,随处都能听到客家话,吃到客家菜
创始人
2025-11-22 14:50:10
0

虽然它的人均GDP在广东全省垫底,但论客家文化和美食,能与它齐肩的,还真没几个。

这里是客家人在陆上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也是近代下南洋的桥头堡,是著名的侨乡,也被称为世界客都,随处都能听到客家话,吃到客家菜。

在这里,你总能寻到许多“围龙屋之最”,或筑造精美,或年代久远,穿梭一栋栋围屋间,仿佛行走于太极图上。

这里地处赣、闽、粤交界地,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百年的老街和壮观的土楼,在岁月的洪流中仍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来这里,你总能感受百年南洋旧梦。一条条老街,坐落着密集的骑楼群。

阡陌纵横的街巷里,藏着过去华侨下南洋时的人生鼎沸,有客家人远走他乡的背影......

这里是广东唯一的“世界长寿之都”,山水秀美,空气纯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空气清新常年排在全国前列,一方方依山傍水的村落,自带隐世而居的仙气。

深秋来这泮坑风景区,就可以看到成片的落羽杉。橙黄橘绿交相辉映,阳光穿透枝叶洒向湖面,如梦如幻。

还有冬季也绿油油的雁南飞茶园直接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具象化了。

这里还是中国客家菜的代表。手撕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开锅肉丸......每一道都让人口水直流!

无需攻略,大街小巷,几乎都是开了二三十年的老字号。菜单盲点都行,即使最为普通的家常菜,都流传着老一辈的收益味道。

这里的早餐也很丰富。一碗腌面得配一碗三及第汤,还有鲜掉眉毛的鱼头煮粉,千变万化的“粄”,根本吃不过来。

当然,它更有无数街边小吃:黄金姜糖、汤南面线、油炸豆腐、薯粄、黄金板条、老鼠粄...

光粄就有200+种,平时根本数不过来。清明粄、萝卜粄、甜粄、笋粄、仙人粄等,再来些弹韧爽滑的算盘子,清凉解暑的凉粉糕,让嘴巴一刻也停不下来。

这里就是——梅州论历史和文化,这里不输江门。论美食也不输湛江、顺德。

物价却比广潮便宜的多,生活格外安逸。3元一碟烧麦,4元一份腌面,还有各色的姜汁汤圆,汤水卤牛杂,清补凉,牛奶煮蛋,炸腐卷……包管吃得妥帖。

这里离广州仅2小时高铁,从揭阳过去,34分钟就到了。但它没有丝毫的城市缩影,生活在这里的人松弛感拉满,他们有着自己的时区,一切都是慢慢的。

骨子里带着万事不惧的洒脱,所以本地人的幸福感特别强。秋天来梅州,还能赶上柚子成熟季,这里是“中国金柚之乡”,秋日满城柚子香。

01

秋天来梅州待几天吧

赏秋、逛街、喝茶

梅州的慢,藏在老城的青石板和茶园的云雾里!去逛逛油罗街,看看千佛塔,再去客家博物馆深入了解下客家文化,最后看看秋,太美了。

江北老街+油罗街

梅州市区的江北老街,其实实不是一条步行街名字,它包括了凌风路、中山路、油罗街的一整个片区。

尤其是油罗街和中山路这两条有非常密集的骑楼群,那些老旧的建筑见证了岁月的烙印,让梅州变得立体起来。

这里没有过浓的商业气息,随意的走走,找一两家老店吃吃3块钱的糖水,也是真的很惬意了。

泮坑风景区

泮坑风景区夏季是广东人的天然氧吧,到了秋冬季,大片的落羽杉林就成了上帝的调色盘。

橙黄橘绿交相辉映,阳光穿透枝叶洒向湖面,如梦如幻。

在一般湖水、一半红杉的画布里,藏满了“树树皆秋色,珊珊唯落晖”的烂漫。

雁南飞茶园

距离梅州市区1小时的雁南飞茶园,直接让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具象化了。

藏在深山里的大片茶园,即使在秋冬时节,也依然绿油油的。

一旁还有隐世的明代古村:桥溪古韵,完好的保留了客家的传统民居,远看就像一幅充满诗意的徽派水墨画,真的美哭了。

村落里仍有居住在此的村民,房前屋后,烟火气满满。

千佛塔

千佛塔坐落于梅州近郊大东岩的山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是一座保护南汉文物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寺庙里只有女性僧人,没有和尚。

整座佛塔高七层,塔身呈八角形,每层都有佛像和浮雕,共有佛像一千余尊,因此得名“千佛塔”。

除了气势恢宏的外观,塔内还保存了大量的佛像、浮雕和壁画,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梅州的文化背景。

客家博物馆+圣品沉香博物馆

梅州被称为是“世界客都”,想要了解梅州文化,客家博物馆一定要来看看。

它是国内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文化的博物馆,也是无数客家人寻根问祖的地方。

博物馆内设有《客家人》和《梅州史话》,全面展示了梅州的人文历史。去了客家博物馆,还可以到对面的「东山书院」看看,据说叶剑英元帅曾在此就读哟。

02

秋天来梅州住几天吧

土楼、老街都很安逸

谁说梅州只有老城和茶园?大埔+梅县这3个地方,藏着更浓的客家烟火与历史感,逛一天都不够!

花萼楼+泰安楼

在梅州的大埔县,藏着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传统老土楼—花萼楼。

花萼楼是客家围龙屋的代表,全木质结构,一共有三层楼高,100多个房间,完全就是《大鱼海棠》的复刻版,非常出片。

以前一整个家族的人都住在同一栋楼里,真的是热闹非凡。后来大部分人陆续搬了出来,这里就成了景点。

想拍大景的话,可以到3层,反正对称的结构怎么拍都好看。

泰安楼和花萼楼不同,整体是方形,四角都有防御用的碉楼,楼前有半圆形水池,池水不仅聚拢了“财气”,也使得整栋楼冬暖夏凉。

富大陶瓷

不用去到江西景德镇,在梅州就能看到超多精美的陶瓷了,真有种《青花瓷》里那种中式意境之美。

这个陶瓷工业园就位于大埔的高坡镇,一整个片区都是陶瓷生产基地,随处都可以见到陶瓷装饰的墙面。

园区不大,除了拍照,还可以去陶瓷体验中心,制作陶瓷拉坯,画花纹、上色等。

松口古镇

曾经的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位于梅州的梅县,最早可追溯到西晋。这里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客家人在此沿着梅江顺流而下,到韩江、潮州、汕头,再去香港、南洋。

松口老街的两旁都是斑驳着岁月痕迹的骑楼,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南洋旧梦的迷人故事里。

当年华侨们下南洋时的繁华热闹隐匿在了时代的洪流之下,如今人去楼空,只留下游客来往的身影。

百候古镇

去大埔除了看土楼和陶瓷,还可以逛逛南洋风情浓郁的百侯古镇“百侯”指的就是百位封侯的意思,所以这里的不少建筑都是曾经的官厅府邸。

走过阡陌纵横的小巷,就能看见那些明清时期的建筑,海源楼、企南轩、聚奎楼,都是颇具南洋风情的别墅。

比起松口古镇的厚重历史感,百侯古镇会更异域、明媚些,特别容易出片。

03

低调的“世界客都”

藏着不输广潮的客家菜

客家菜与广府菜、潮汕菜统称为广东三大地方菜。而吃客家菜,离开不梅州。这里是“世界客都”,客家人占比97%,地道好吃。

客家菜在广东美食江湖里是最别样的存在。喜欢吃野、吃粗、吃杂、吃素,以炖、烤、煲、酿渐长,追求的就是浓郁咸香,原汁原味。

煎酿三宝

说起客家菜,绕不开酿菜。这是客家菜的标杆,而且客家人有一套自己的酿菜江湖,看见什么酿什么。

据说酿菜的诞生和这群中原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中原人爱吃饺子,但由于在岭南没有足够的面粉。为了解馋,便把各种蔬菜当做饺皮,将肉馅酿进去进行烹煮。

却没想到竟然意外收获了成倍的鲜美。客家酿菜太多了,而在梅州最经典的便是煎酿三宝: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

酿豆腐必然是酿菜的C位担当,上过央视《美食中国》的客家酿豆腐,也是来到梅州必吃的家乡菜!

在白嫩的豆腐上挖个洞,塞入香菇、碎肉、葱蒜等,往油锅里一炸,豆腐、大葱、猪肉,表面朴素不起眼,内涵却是十足!

将豆腐滑入口中,吃起来外脆里嫩。豆香与肉香完美结合,这滋味,尝过之后就难以忘怀。

还有酿苦瓜,炎炎夏日里,这是客家人必吃的一道菜。翠绿的苦瓜宛如一个个小巧的翠绿圆筒,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盘,中间则是鲜嫩的肉馅。

轻轻夹起一块酿苦瓜放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苦瓜那独特的清香,肉馅充分吸收了苦瓜的清香,同时也将自身的鲜美渗透到了苦瓜之中。

酿茄子则是汁浓肉多,每一片的厚度恰到好处,既能够容纳饱满的肉馅,又不会过于厚重影响口感。

肉馅中的油脂渗透到茄子中,为茄子增添了一份醇厚的香味;而茄子的清香也融入到肉馅里,中和了肉馅的油腻感,用来拌饭最好了。

盐焗鸡

常驻广东人家餐桌C位的鸡,在梅州也被做出各种花样。尤其是客家菜的盐焗鸡,征服无数人。

盐焗鸡是广东省的非遗美食,谁能想到三黄鸡和最常见的粗盐居然能碰撞出如此美味!梅州成了当之无愧的“盐焗鸡之乡”。

盐焗鸡好吃的秘诀,就在于盐的使用。选用家养小土鸡,腌制后用油纸包裹起来,放入均匀传热的大铁锅中,撒上足够的盐将鸡完全埋住。

在盐的包裹中,鸡肉经过了焗制,也会保持充分湿润,吃起来更加鲜嫩多汁,瞬间体会到,盐为什么能称“百味之首”。

撕开油纸的刹那,香气就扑鼻而来,鸡皮金黄脆嫩,鸡肉咸鲜多汁,隐隐还渗着几滴鸡油,真的是越嚼越香。

梅菜扣肉

扣肉起源于广州,但却以梅州的梅菜扣肉最为出名。

干爽的梅菜吸去了五花肉的油腻,又让肉带上了梅菜的清香,不得不说,梅州人在吃食上真的很有睿智。

山地劳作体力消耗大,使得客家人从不避讳油脂摄入。肥瘦相间的带皮五花,经老抽涂抹、油炸上色切片,焖至软烂,配合咸酸味甘的梅菜,反扣上桌。

虽然用了不少油,梅菜扣肉却能做到肥而不腻。重点就在于一煮二煎三蒸,要把肥肉的油脂充分煎出。

还要让瘦肉吸饱酱汁,蒸的时间也要足够长,让五花肉才能浸透了梅菜的甘味。

这个时候,梅菜带有肉汁咸香,菜肉汤汁一起拌饭,就是米饭“杀手”。

客家烧鹅

烧鹅一般都是以整只鹅烤制,掌握好火候,烤的时候在炉中转动几次,光滑油亮。

梅州客家烧鹅选用的都是优质的鹅,肉质鲜嫩多汁,富有弹性。脂香油香浓郁,吃起来更是香脆多汁。

还可以再蘸上店家独有的酱汁,酸梅酱的酸甜恰到好处,既中和了烧鹅的油腻感,又为鹅肉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果香。

开锅肉丸

无论重大的喜宴,还是日常的家宴,梅州的餐桌上总有一道热气腾腾的开锅肉丸。

肉丸看着简单,实则不易,要用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肉剁碎加入各种配料,与木薯粉混合再蒸,还要撒上些许花椒粉。

这样的肉丸才会有猪肉的原香,既柔韧又爽脆,还很富有嚼劲,不会打渣,一口一个,实在是过瘾极了。

客家盆菜

在客家人逢年过节的餐桌上,则少不了一道盆菜,混合了十几种食材,寓意着盆满钵满。

吃盆菜的时候也有讲究,通常会由上至下,逐层地吃,有莲藕,萝卜,也有鸡,肉丸,烧鹅......

还有花胶,海参,鲍鱼,大虾,淋上酱汁,慢火细煨,实在是丰盛至极。

04

N种粉、面、粄、小吃

迎来到梅州碳水宇宙

梅州除了客家菜,主食也丝毫不差。不但米食代表粥、粉、粄种类繁多。腌面配汤、鱼头煮粉、烧麦细饺、百侯薄饼……真的让人眼花缭乱。

万物皆可粄

粄,是梅州最“多变”的碳水。在梅州,万物皆可粄,据说光粄就有200多种了。

“粄”出自客家话,由于实在形态多变,所以很难给出准确定义,但大多数时候可以理解为用米浆或米粉制成的食物。

不同的时节,会做不一样的粄,不同的地区,也都有着代表粄味,走在街头间,总能找到糯叽叽的粄。

比较典型的三种形态:条索状的老鼠粄、粄条汤;作为米皮包裹食材的捆粄、笋粄;更像甜品小吃的仙人粄等。

尤其是捆粄有些像是肠粉,但馅料比肠粉要丰富得多,有十几种口味,最常见的是芋头猪肉、菜谱豆干、酸菜猪肉,玉米胡萝卜等,淋上酱汁,吃起来美滋滋。

梅州的夏天,一定少不了冰冰凉凉的仙人粄,它像极了仙草冻。当地人会调入蜂蜜,撒上点香蕉露,吃起来清甜爽口,自有一股凉意驱散燥热。

笋粄则有些像“大饺子”,以木薯粉制作的粄皮,晶莹剔透,软糯Q弹,裹着香菇肉末萝卜干馅儿,鲜香可口。

还有萝卜粄、甜粄、老鼠粄、草粄、红团粄、碗粄、芋头粄、味酵粄、钵钵、黄粄……多达200+种,吃粄是梅州人认真对待生活的仪式感。

鱼头煮粉

“鱼头锅里用油煎,煮就白汤如奶鲜。米粉九天一把落,客家美味在民间。”梅州人从小吃到大的早餐或夜宵就有这道鱼头煮粉。

雪白香浓的鱼汤不带半点鱼腥味,客家人煮米粉,快熟五分钟,不糊汤。

鱼头煮粉的选材颇为讲究,通常会用肉多刺少的草鱼头+鱼腩肉+鱼尾,在锅里煎至金黄,再以清水慢炖,熬出奶白香浓的汤汁。

放入米粉同煮,再撒上葱花和胡椒,这样做出来的鱼头煮粉,才会汤鲜味浓,里面还会有鱼肉、手工鱼丸、豆腐和蔬菜等等蔬菜。

再嗦一口吸饱了汤汁的米粉,爽滑入味,吃一口鱼头,细嫩无刺,让人鲜得忍不住眯眼睛。

小尾巴

梅州,8000万客家人再熟悉不过的老家,地处三省交界处,梅州还有着够丰富,够独特的饮食文化,连央视都赶来打卡。

来源风景图片欣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公共出行邂逅四川之美,“锦绣天... 四川观察丨记者 姚晞 记者11月21日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四川文旅品牌标...
“别嘴硬了,厦门真的好土!”楼... 近几年,各家省份的文旅部门可谓是相当卷,为了“招揽”游客各种花招奇招,看得人是目不暇接,拍手称赞~ ...
外国人入境卡网上填报政策实施,... 11月20日凌晨2时许,从老挝万象入境的AQ1224航班抵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196名旅客在美兰出入...
威海旅游,好玩景点打卡注意事项 威海的好玩景点实在是太多了,不认真筛选真的是一周也逛不过来!时间预算不多的姐妹可以借鉴这篇攻略 去...
原创 利... 北京时间11月22日,利雅得锦标赛的决赛上,赵心童与罗伯逊展开了激烈的冠军争夺战。比赛采用9局5胜制...
行动代号:东海龙吟2026! ...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最近屡屡挑衅中国,践踏中国外交红线,颇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迹象。 借此情形,我们...
进入流感季!医生告诫:糖尿病患... 进入寒冷的季节,尤其是流感的高发期,糖尿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健康管理。因为这个季节的气温骤降,寒...
从甜点到咸餐,美食组老师们终于... 燕麦片,这个看似朴素的谷物,早已超越了“速食早餐”的刻板印象,在蔬食者的世界里,它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