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乙肝临床治愈已逐步成为学界普遍共识。研究表明,乙肝患者在实现临床治愈后,其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
那么,究竟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乙肝患者如何获得临床治愈?乙肝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一科陈新月教授为我们一一解答。
Q
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
A
陈新月教授:乙肝临床治愈也称功能性治愈,是指停止治疗后,24周仍保持血清表面抗原阴性,e抗原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也可伴有表面抗体出现。获得临床治愈后,肝硬化、肝癌风险会大大的减少。
Q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获批乙肝表面抗原持续清除适应症,是不是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可实现临床治愈?
A
陈新月教授:目前,应用长效干扰素是实现临床治愈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远高于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治疗。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治疗,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不足1-2%。基于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一些优势人群可能获得有30%以上,甚至50%-60%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因为干扰素不仅可抗病毒,还可提高免疫功能。
最近,国家药监局传来好消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获批新的适应症,联合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持续清除。
Q
哪些乙肝患者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
A
陈新月教授:
一类是核苷经治患者,如乙肝表面抗原小于1500 IU/ml,e抗原阴性,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再继续使用干扰素可获得较高的表面抗原转阴率;
第二类是非活动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患者,这些人群表面抗原更低,可能小于1000 IU/ml,e抗原阴性。
此外,其他人群也有机会追求临床治愈,但可能不是短时间内一步到位,可通过治疗将非优势人群转化为优势人群,为后续治疗创造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