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公主们在历史上并不特别出名,唯独有一位至今广为人知,她就是和硕恪纯长公主。也许一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还是不太清楚她是谁,但她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称号——“建宁公主”。本应享有荣华富贵的她,最终却遭遇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她的整个家庭几乎都被康熙帝所屠戮。

“建宁公主”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是因为金庸在他的小说《鹿鼎记》中塑造了这样一个角色,她是韦小宝的七位妻子之一,个性刁蛮、泼辣、胆大妄为。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建宁公主,但她并不是康熙的妹妹,而是康熙的姑姑。

和硕恪纯长公主其实是清朝第二任皇帝皇太极的女儿,顺治帝的亲姐姐。她在所有的清朝公主中排行第十四,有时候也被称为十四公主。她的母亲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奇垒氏,皇太极的庶妃,地位并不高。

在顺治十年,13岁的和硕恪纯长公主被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这场婚姻显然是政治联姻,目的是将吴应熊留在京城,进而牵制吴三桂。她成为了清代历史上首位嫁给汉人的公主。尽管这场婚姻是出于政治考虑,但婚后公主与吴应熊的感情非常好,他们有了几个孩子,其中包括长子吴世霖和其他两位年幼的儿子。

根据朝鲜使臣李东溟在康熙元年所记载的一些见闻,李东溟曾亲眼见到和硕恪纯长公主与丈夫吴应熊一起前往寺庙设醮拜谢。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公主与吴应熊的关系深厚,二人感情融洽。

然而,康熙继位后,三藩问题逐渐成为朝廷的重大威胁,吴三桂势力逐渐强大,甚至出现了“天下赋税之半耗于三藩”的局面。康熙帝无奈之下决定撤藩,但吴三桂却为了保家族利益,不顾儿子的安危,立刻举起了反清大旗。

为了震慑吴三桂,康熙帝下令处死吴应熊及其长子吴世霖,和硕恪纯长公主的其他孩子也被囚禁。康熙二十年,吴三桂的叛乱最终被平息,为了杜绝后患,康熙下令将和硕恪纯长公主的两个年幼儿子处以极刑,吊死在公开场所。和硕恪纯长公主几乎失去了所有亲人,家破人亡,最后她仅存活下来,度过了23个春秋,最终享年63岁。

资料参考:《清史稿》、《进贺兼陈奏行书状官李东溟闻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