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医生提醒:眼睛出现这3种变化,可能是血糖失控的信号,别大意
创始人
2025-11-24 21:16:44
0

有时候,身体发出的信号非常微妙,不痛不痒、不红不肿,甚至不怎么引人注意,但偏偏就藏着健康问题的大线索。像是眼睛这种器官,一直都挺“能忍”的,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出现特别夸张的变化。

然而,就是这“默默无闻”的眼睛,常常最先“悄悄”暴露出一些系统性疾病的蛛丝马迹。比如血糖出了问题,眼睛反应特别快。

临床上,血糖控制不佳其实会在视力系统上表现出一些异常,但很多人压根不会把它和血糖联系起来,甚至还觉得就是年纪大了,或者眼疲劳而已。尤其是三种眼部的变化,真的是该提高警惕了,别当回事小,错过了发现血糖失控的关键窗口。

1. 视力忽明忽暗,看东西像隔了一层雾

视力忽明忽暗,看东西模糊得像蒙了层塑料膜,这种感觉真的特别折磨人。一开始可能只是某些时间段会觉得看东西不清楚,比如刚睡醒的时候、或者吃完饭后视野开始发虚。

有时候甚至眨几下眼睛就好转了。也有的人一整天看得都像是隔着水雾,总感觉不太真实。这种视力起伏不定的变化,很可能就是高血糖干扰了眼睛内环境的稳定。

糖尿病会影响眼底的小血管,使得眼球的供血不畅,这时候眼底的黄斑区容易出现轻微的水肿、渗出物,结果就是视力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特别是在血糖波动明显的时候更是明显。

而且这种视力模糊不是那种眼镜度数不够的模糊,是一种像“玻璃糊了油”的模糊。严重时还可能合并视力下降、畏光等。很多人前期都以为只是干眼症或者用眼过度,结果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机会。

2. 眼前总漂浮着“小黑影”,甚至闪光

有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就是眼前漂浮着“小黑影”。不止是几颗“飞蚊”,有时候还伴随着闪光,尤其是在黑暗中或突然转头时更明显。这种漂浮物其实是眼球玻璃体出现了混浊或变性,也叫玻璃体浑浊。

高血糖会改变眼球内部液体的渗透压,使得玻璃体中的蛋白质和水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漂浮感。眼前发黑、闪光这些症状其实在眼科很常见,和视网膜也有点关系。如果血糖长期失控,还可能引起视网膜周边缺血,导致眼底出血或视网膜撕裂,进而形成闪光感。

这种变化不能只当是“飞蚊症”那么简单,尤其是闪光伴随黑影增多的情况,要赶紧去查眼底,不然等到视网膜真的脱落了,那就不是单纯的糖尿病眼病了,而是可能直接导致视力严重丧失。

3. 早上起床眼皮肿胀,眼白发黄发红

还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表现,就是早上起床后眼皮肿胀,眼白发黄或者发红。这种情况经常被归结为睡不好、上火了、熬夜了,但实际上一些糖尿病患者就是从这个小问题开始的。

血糖高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眼睑部位的微循环也不例外。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后,就容易出现水肿,表现为眼睑肿胀感比较明显。

同时,肝功能异常在糖尿病人群中也很常见,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特别高,这也会导致眼白发黄的情况。

发红则可能是毛细血管扩张或者结膜充血,这些都和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密切相关。虽然这些表现不疼不痒,但就是暗示身体内部出了问题,特别是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系统的紊乱。

其实从全国的数据来看,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超过12%,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远远跟不上。大量人群是在不知不觉中血糖慢慢升高的,直到某次体检或者并发症出现才警觉。

而眼部症状,往往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先发生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根据中国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约有3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无症状,但早期干预可以大幅降低失明的风险。

很多人总以为得了糖尿病,最多就是多喝水多尿而已,但其实眼睛是非常脆弱的靶器官。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不仅会让眼底血管“遭殃”,还可能引发青光眼、白内障这些并发症。而且这些问题一旦发生,恢复的可能性很低,只能靠控制延缓恶化。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开始发现自己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眼前总有些小东西飞来飞去、早上起床眼皮老是浮肿,不要轻易忽视。尤其是那些有家族史、肥胖、爱吃甜食又运动少的人群,更要警惕。眼睛的变化往往是身体在敲警钟,特别是在没有其他症状时,眼睛反而成了最诚实的“告密者”。

及时做一次空腹血糖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其实很简单,也不会花太多时间。但这一步可能就是预防更严重后果的关键。不要等到视力出了问题才追悔莫及。平时注重眼部症状的变化,是对自己健康最基本的尊重。

不过也不能一看到视力模糊、眼皮浮肿就直接认为是糖尿病,还是要通过科学检查来判断。但不排除的话,至少比掉以轻心来得好。尤其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朋友,更要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把眼睛的问题早发现早控制。

眼睛是人体极其敏感又脆弱的器官,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变化、漂浮物增多或晨起眼睑水肿的情况,就得想一想是否是血糖的问题在作怪。健康这件事,往往就是差那几分警觉,差那一次检查。注意眼睛,就是给自己多一个把控健康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志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与干预策略[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43(10): 789-794.

[2]吴海燕. 糖尿病与眼部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4, 40(3): 198-203.

[3]李丽.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及防治[J]. 医学综述, 2023, 29(6): 1025-1029.

[4]刘强. 高血糖对眼部微循环的影响研究[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 55-59.

[5]陈晓. 糖尿病患者眼部症状与血糖波动关系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 34(12): 2156-216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莫高窟门票预订全攻略:提前多久... 每年都有不少朋友满怀期待来到敦煌,却因没提前规划好莫高窟门票而留下遗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实行...
汉阳,发现武汉“威尼斯” 在百湖武汉,汉口湖小而少,武昌东湖浩渺,汉阳则是大珠小珠落满城。 把地图范围稍稍扩展到大汉阳区域(汉...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创新实...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11月24日电(黄令妍)11月24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下...
广西以“三个故事”诠释文旅资源... 中新网百色11月24日电(黄令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24日在2025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
逾1200位海内外客商参加第七... 中新社梅州11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24日在“世界客都”广东梅州开幕,来自海内...
乌克兰公布其和平立场三条“红线... △斯特凡丘克 当地时间24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主席鲁斯兰·斯特凡丘克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乌克兰不...
原创 肺... 很多人嗓子一哑、咳嗽一响,就觉得是不是肺出问题了。也有不少人,看到某条短视频里讲“吃辣椒会伤肺”,就...
原创 医... 一说到肺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抽烟的人才会得肺病”,但其实这完全是误区。肺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呼吸器官...
原创 2... 小李注意到日本拿出21万亿日元大手笔补贴民生,又是发购物券又是补能源费,只为破解持续43个月的通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