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媒创氪快讯】晚风拂过古运河,沿岸的灯火渐次点亮。在运河文化展示中心旁的“运河小铺”里,店主杨爱忠老板正整理着新到的特色商品。“自从咱这片区成了文旅打卡点,店里人气旺了,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他一边调整货架一边笑着说。
这份变化,源自德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借势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展的乡村振兴助力行动。他们以“运河古风·德润文旅”为主线,通过优化旅游线路、升级消费场景、完善服务设施等举措,让文旅发展的春风吹活了运河畔的乡村经济。
线路织景:串珠成链激活乡村游
图片:志愿者在古运河景区为游客指引路线
“以前游客来看运河,转一圈就走了。现在按照文旅部门规划的线路,从运河古镇到杨家圈村,再到董子文化街,整个片区都活起来了。”在杨家圈村经营农家乐的王月华大姐感慨到。
德城区局(营销部)积极配合地方文旅部门,深度挖掘“一河两街三广场”文旅资源,将散落的景点串珠成链。他们协助沿线乡村零售终端优化经营业态,组织志愿者在重要节点提供咨询服务,让游客能够轻松畅游。
“志愿者很热情,不仅给我们指路,还推荐了不少特色店铺。”来自济南的游客张先生表示,“按照他们推荐的线路游玩,既省心又能体验到最地道的运河风情。”
店铺焕新:优化体验提升满意度
“多亏了客户经理的建议,我们重新规划了店内布局,增加了休息区,现在游客更愿意在这里多待一会儿了。”在董子文化街经营便利店的李磊老板指着焕然一新的店面说。
据企媒创氪获悉,德城区局(营销部)重点关注沿线乡村零售终端的改造升级,通过优化商品陈列、改善店内环境、提升服务品质等措施,帮助农网客户提升经营能力。他们根据各店铺的位置特点和客群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改造建议。
在古运河景区经营特产店的赵莹莹女士分享道:“客户经理帮我们设计了特色商品专区,优化了购物动线,游客的停留时间明显变长了。”
服务提质:细微之处服务暖人心
图片:志愿者在“暖心驿站”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
“走累了在这里歇歇脚,喝口水,手机充个电,真的很贴心。”在运河景区“暖心驿站”休息的游客刘女士称赞道。
着眼于提升游客体验,德城区局(营销部)在重点文旅区域参与建设“暖心驿站”,配备休息座椅、充电设备、应急药箱等便民设施,并组织志愿者提供旅游咨询、路线指引等服务。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却让游客感受到了贴心的温暖。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细节服务,让游客玩得舒心、游得放心。”正在驿站服务的志愿者贾学芳说,“有时候一句热情的指引,一次及时的帮助,就能让游客对德城留下美好的印象。”
运河的水静静流淌,而沿岸的乡村正因文旅的赋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从旅游线路的精心规划到消费场景的持续优化,从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志愿服务的温暖人心,德城区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条路上,每一个细节的改善,每一次服务的提升,都在为乡村振兴的故事增添着新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