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干燥,天疱疮患者常面临皮肤水疱难愈合、破损处易感染、脾胃虚弱没胃口等问题。做好饮食调理能帮身体 “护皮固脾”,而中医的健脾祛湿方剂,也为缓解病情提供了特色思路。今天就为病友们详解冬季饮食要点与这一中医治疗方法。

一、冬季饮食:护皮、健脾、防感染
天疱疮患者冬季饮食核心是 “清淡护皮、健脾祛湿、预防感染”,避开刺激皮肤和加重脾胃负担的食物,具体可参考三类方向:
皮肤水疱破损后需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愈合,可多吃温和易消化的食材:比如鸡蛋羹(鸡蛋 1 个 + 温水搅匀蒸熟,少盐),质地软不刺激口腔黏膜,还能补充蛋白质;清蒸鲈鱼(每周 2 次,每次 100g 左右),富含优质蛋白且低脂,搭配冬瓜片同蒸,清热又护皮。避免辛辣(辣椒、花椒)、过烫(热汤、热茶)食物,防止刺激破损皮肤。

天疱疮多与 “湿邪” 相关,冬季活动少更易积湿,可吃健脾食材:山药莲子粥(山药 100g 去皮切小块,加莲子 15g、大米煮烂),山药健脾、莲子祛湿,早餐吃暖身又养胃;茯苓炒瘦肉(茯苓 15g 泡软,瘦肉 50g 切小丁同炒,少油),茯苓能健脾利湿,帮助改善身体湿气重的情况。少吃生冷(冰水果、凉菜)、油腻(炸鸡、肥肉)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冬季皮肤屏障弱,易继发感染,饮食需清淡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焯水后少油炒),补充维生素 C 增强抵抗力;喝温开水或淡茶水,避免含糖饮料。剩菜剩饭要彻底加热,不吃变质食物,防止肠胃感染诱发病情波动。

二、健脾祛湿方剂:中医的 “祛湿护肤” 思路
对于天疱疮患者,尤其是水疱反复出现、伴随腹胀、大便稀溏、舌苔白腻等 “脾虚湿盛” 表现的人群,健脾祛湿方剂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核心是 “辨证施治”。
方剂核心作用
这类方剂多以 “健脾益气、祛湿敛疮” 为原则,常用药材如茯苓、白术、薏苡仁、苍术、党参等:茯苓健脾利湿,减少体内湿气;白术补气健脾,增强脾胃运化能力;薏苡仁清热祛湿,帮助缓解皮肤水疱;苍术燥湿健脾,改善身体湿重状态。整体调节脾胃功能,减少湿邪对皮肤的影响,辅助促进水疱愈合。

冬季养护温馨提示
病友们冬季除了饮食和用药,还要注意:皮肤破损处用温和的生理盐水清洁,避免抓挠;穿柔软透气的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室内保持温暖(温度 18-22℃)和适宜湿度(50%-60%),缓解皮肤干燥。
冬季是天疱疮养护的关键期,合理饮食搭配科学治疗,才能更好地减少复发、促进康复。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病友们安稳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