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途经万寿山五庄观时,观主镇元大仙以“人参果”款待。这形似孩童的仙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成熟。

神话中的人参果的确带着超凡的传奇色彩,但现实里名为“香瓜茄”的人参果,虽无仙果的奇幻功效,却是实打实的天然滋养保健佳品。
性平味甘,契合康复期体质
人参果虽名带“人参”却非药材同源,最早记载于《滇南本草》,称其“味甘淡,性平,无毒,主补元气,健脾和胃”。

中医认为,癌症患者历经手术、放化疗后,多呈“正气亏虚、脾胃虚弱”之证,常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而人参果归脾、胃、肺经,“补而不燥、滋而不腻”的特性,恰好能益气健脾、生津润燥,精准贴合患者体质需求。
营养均衡,助力扶正抗邪
《黄帝内经》有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功能直接关乎康复进程。人参果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钾、硒等矿物质,现代研究表明,硒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膳食纤维可改善放化疗后便秘问题。

人参果其水分充足、含糖量适中,既不给脾胃添负担,又能补充营养,尤其适合阴虚内热型患者,缓解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等“虚热”症状。
笔者曾接诊过一位肺癌术后患者,化疗后严重纳差、乏力,连米粥都难以下咽。笔者建议其每日食用1-2枚新鲜人参果,切块后少量多餐。半月后复诊,患者食欲明显改善,精神状态大为好转。

这正是中医“药食同源”的智慧——不依赖峻猛之药,以日常饮食滋养正气,为康复筑牢基础。
食用要诀,要控量食用
选果
优先新鲜成熟者,表皮金黄、手感略软为佳,忌吃未成熟青果。

控量
每日1-2枚即可,过量易致腹胀、腹泻。

食用方法
鲜果小食:将成熟人参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或挖成小球,直接食用或搭配少量蜂蜜调味,保留完整营养,适合食欲尚可的患者。
蒸制甜羹:人参果切块,与少量山药丁、莲子同蒸 15 分钟,不加额外糖分,口感软糯易消化,适配脾胃虚弱、吞咽不便的患者。
清淡果蔬汁:人参果搭配适量黄瓜、雪梨,加水榨汁后过滤残渣,质地温润不刺激,缓解口干咽燥,适合阴虚内热型患者少量频饮。

中医养生讲究“顺势而为”,癌症康复是一场持久战。人参果虽平凡,却以温和滋养成为患者饮食“良伴”。
肿瘤调理需兼顾“祛邪”与“扶正”,饮食需注重“清淡、均衡、对症”,除人参果外,山药、莲子、猕猴桃等也可选用。愿每位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滋养之道,以平和心态、科学方法逐步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