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两个半月翻16倍,对中国储能影响有多大?
创始人
2025-04-24 10:44:04
0

美国关税在短短两个半月内竟翻涨 16 倍,这对中国储能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储能作为新兴产业,本就面临着诸多挑战,高额关税的加征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使得中国储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大幅上升,竞争力急剧减弱,许多企业的订单量锐减,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一些原本有望拓展美国市场的储能企业不得不重新规划战略,寻找其他出路。这不仅影响了中国储能企业的发展,也可能对全球储能产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延缓储能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应用进程。


4月以来,全球见证了美国发起的史上最疯狂的关税战。这场由特朗普发起的全球“无差别攻击”,不仅造成全球股市暴跌、金融秩序崩溃,也给包括中国储能电池在内的锂电行业带来巨大伤害。


4月15日,关税风暴再起,白宫公布对中国商品最高加征关税达245%。据《纽约时报》报道,锂电关税税率,史无前例地达到173%。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


特朗普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无可复加之地,逼着中美贸易彻底脱钩。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美国市场突然就被关闭。遭受高关税暴击的中国储能企业都在急切地寻找答案:储能产品还要不要出口美国?储能企业该如何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你永远无法知道一个疯子接下来会做什么,所以现在不要立刻做决定,让子弹飞一会儿。”一位储能行业从业者对华夏能源网说。


一、关税两个半月翻16倍


美国对中国锂电池的关税究竟是如何加到173%的?这要追溯到7年前,锂电池行业从那天起便历经多轮关税进逼。


  

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担任美国总统时,便展开“301调查”,对中国进口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拉开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大幕。彼时,美国“301调查”对锂离子电池加征了7.5%的关税。叠加基础关税,中国锂电池出口到美国的关税达到10.9%,这一关税政策一直持续了6年。


在拜登执政的最后一年,美国延续了特朗普对华的关税政策,并再次针对中国加征301关税。


2024年9月,拜登政府正式公布301加征关税清单,其中对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新能源汽车用的动力锂电池加征25%的关税;针对非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则将在2026年1月1日起征收25%的关税。


至此,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动力电池关税达到28.4%,储能电池关税仍为10.9%。


2025年2月,特朗普二次当选美国总统,一上任就再度挥动关税大棒砸向中国: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3月,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宣布自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


2025年4月5日,特朗普“对等关税”生效,非车用锂电池(包括储能电池、消费锂电池等)的进口关税大幅增加34%。


“对等关税”虽然不包含动力电池,但4月5日,美国还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动力电池、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被囊括在内,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动力电池综合税率被大幅推高至73.4%。


4月9日,美国再对中国商品加征50%关税。此时,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动力电池关税已飙升到123.4%。而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已达到114.9%。


4月15日,关税风暴再起。锂电关税税率,史无前例地达到173%。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


二、对中国储能影响多大?


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锂电行业的不同领域影响有所差异。


自拜登政府设置重重门槛后,美国几乎不直接从中国进口动力电池,因此本轮加征关税对动力电池影响有限。而储能行业仍以贸易为主,海外建厂大多尚未真正落地,基本依靠国内生产的储能电芯/电池/系统供应海外客户。因此,本轮加征关税短期内对中国储能出口影响较大。


在锂电池产业链中,从矿物开采到电池制造的全产业链中,中国在每个环节几乎都占据主导地位:全球85%的电池负极、75%以上的正极/负极和75%的电芯均出自中国。此外,中国是锂电池多种关键原材料的主要生产地,全球一半以上的锂、钴、石墨等在中国加工。


很显然,美国关税暴增将大幅推动储能电池成本上升,还会带动全产业链成本上涨。


关税政策对美国储能行业影响会是首当其冲的。资料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储能电池占总量的50%以上,即美国一半以上的储能电芯/电池由中国企业提供,而且原材料有相当一部分也来自中国供应商。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美国为满足本地需求,2025年几乎所有电池隔膜、83%的电池正极、67%的电池负极都需要进口。美国本土产能规模根本无法迅速扩大来填补缺口,若美国无法在短期内找到替代者,本土储能装机将强行踩下刹车。


有观点认为,美国此次对日韩加征关税较低,因此会给日韩企业机会,中国储能企业会被日韩代替。


不过,从现实来看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日韩电池厂建设进度严重不及预期,日韩电池产能也无法填补美国本土需求缺口,美国仍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并且,中国储能电池有可能通过转口贸易的方式绕道出去,即使是这样中国储能电池的竞争力仍然比日韩大。


三、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面对储能关税风暴,一些中国储能企业表示,虽然受到影响,但目前持观望态度,先让子弹飞一会儿,并不急于立即采取行动。


一家储能Top3企业工作人员对华夏能源网表示:公司在美国的储能业务必定会受到影响,但影响程度目前不好评估。一方面是此前美国不仅加征过关税,而且对特定企业也有针对性措施,公司层面已有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公司已经从对美贸易中逐渐抽身,采用其他方式进入美国市场或服务美国客户,这轮加税还需要与客户深度沟通。


另一家头部储能系统企业工作人员称:“由于关税政策还不明朗,今天加税,明天暂缓,后天说不定又取消,所以后续应对措施还要根据长期政策变化展开,目前不急于行动,还要再观望观望。”


实际上,虽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朝令夕改,整体局势可能有反转,但中美贸易逐步走向脱钩会是大概率事件。在这个大框架下,储能企业又应如何应对?


首先,与客户协商共同承担关税,分摊上升的成本。


虽然储能关税已加到173%,但仍有储能行业从业人士对华夏能源网私下透露,若下游客户或开发商能承担部分成本,储能出口美国还有一丝“活口”。


全球第二大储能电池供应商亿纬锂能(SZ:300014),也在回应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时表示,公司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FOB(离岸价)模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影响。


阿特斯(SH:688472)也表示,对于关税成本有多种分摊和协商的办法,合同有关税变化保护条款,会争取将关税的影响限制在合理可控范围内。


其次,通过在美国本地建厂、技术授权等方式,满足美国市场需求。阿特斯就曾表示过,公司在逐步推进海外电芯和储能系统制造,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此外,开拓新兴市场,分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是长远之策。近年来,亚非拉等地区的储能市场快速增长,有较高装机需求,可作为中国储能企业的海外发展重点。


无论这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如何收场,都对中国储能产业敲响了警钟。中国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谋划全球化策略,以应对美国市场变化,并重构新的秩序。正如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所说,重要的不是关税,而是旧秩序的崩溃。中国新能源企业准备好了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数... 2025年11月17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我们会向沙特出售F-35战斗机。”...
减肥过来人分享:在她苗健康减肥... 在当今社会,减肥似乎成了许多人热议的话题。无论是为了追求更健康的身体,还是为了拥有更完美的身材,减肥...
甲流大范围爆发,专家推荐喝这几... 推门而入,江大爷家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客厅的茶几上,紫砂壶里正泡着一壶新茶。江大爷最近有点不安:...
原创 李... 在古代的政治舞台上,感情甚至亲情往往要让位于权力。唐初时期,李世民发动的政权更替正好验证了这一点。在...
一图了然|朋友圈没人点赞,男子...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精心发了一条朋友圈,然后每隔几分钟总会忍不住点击,查看点赞和评论情况。如果迟迟未...
浙江杭州5A级千岛湖景区,不宜... 实拍浙江杭州千岛湖景区,提到这座景区,小编相信不少人都比较熟悉吧,千岛湖景区比较大,景色优美,好比世...
晚潮|三潭石塔观鸬鸟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西湖有许多赏鸟的好去处。我曾经去探过好几个,比如柳浪闻莺的柳丝间,绣眼鸟灵动...
【外眼看云南】被元阳梯田“治愈... 清晨,薄雾笼罩着层层叠叠的梯田,水牛散步的蹄声和村民悠远的吆喝,唤醒了沉睡的山坳。五位来自老挝、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