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省外游客占比最高达27.35%
文/羊城晚报记者 严锦程 通讯员 董剑锋
图/羊城晚报记者 严锦程
近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与湖南怀化之间通过高铁实现了更为紧密的旅游往来,为两地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成了湖南省第二大高铁站
怀化南站自2014年12月16日开始运营,已经历了10个春秋,见证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十年来,怀化南站先后接入怀衡铁路和张吉怀高速铁路,由最初的中间站转变成为三线相交的枢纽站点,开行列车数由建站之初的20多趟增至如今高峰期的近260趟,运力足足提升10倍。同时,站场规模也由原有的5台7线扩增为15台19线,成了湖南省第二大高铁站。
“车次选择更多了,怀化南站客流也逐渐走高。十年来,从最初的单日旅客发送量2379人次,到今年5月1日达到42174人次,不断刷新着建站以来历史纪录。同时,怀化南站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与旅游爱好者。”回忆起怀化南站的变化,开站元老王晓年自豪地说。
自张家界西至香港西九龙高铁开行后,怀化南站作为重要站点,融入这一便捷交通网络。该高铁线路全程耗时6小时30分,途经多个经济圈与旅游胜地,极大缩短了粤港澳大湾区与怀化的时空距离。此前,怀化前往大湾区的游客多需通过沪昆高铁往长沙南,或经怀衡线往衡阳东换乘,颇为周折。如今,便捷的高铁线路让出行变得轻松高效。
这一高铁线路的开通,有力推动了两地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怀化拥有洪江古商城、芷江受降坊等丰富自然人文景观,与大湾区的现代都市风光、滨海旅游资源形成强烈互补。越来越多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乘坐高铁来到怀化,感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探寻抗战文化的厚重。与此同时,怀化当地民众也借助高铁的便利,前往大湾区体验繁华都市生活与特色海滨风情。
旅游企业也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积极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广东铁青国际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文旅部门签约,共同推动大湘西至香港的旅游合作。众多旅行社推出大湾区-怀化高铁旅游专线,涵盖多日游行程,精心串联沿线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报名。
相关数据显示,张吉怀高铁开通后,怀化接待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数量显著增长,今年“五一”假期省外游客占比最高达27.35%,旅游综合收入也随之提升。这不仅促进了怀化旅游业发展,还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粤港澳大湾区与怀化之间密集的高铁旅游往来,是交通改善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高铁网络的完善,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旅游资源得以跨区域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未来,随着两地旅游合作的深入,有望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品牌,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均开行列车48趟
张吉怀高铁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线。全长246.6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它北起张家界市,途经芙蓉镇站、古丈西站、吉首东站、凤凰古城站、麻阳西站、南接怀化市。
自2021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张吉怀高铁累计发送旅客1400余万人,到达1300余万人,日均开行列车48趟,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强化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武陵山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
张家界西站是张吉怀高铁、黔张常铁路、两条线路的交会处。张家界西站以“奇峰叠翠、廊桥百里”为理念,车站整体外观呈山峦起伏状;同时也秉承了“站城融合、一站一景”理念,以民俗元素作为主流元素,凸显张家界特色。
距张家界西站73.186公里的芙蓉镇站房采用檐口层层跌落、出挑坡屋面的“古镇风貌、世外桃源”。
张吉怀高铁从“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张家界,经湘西古镇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再到“黔滇门户”的“多民族文化村”怀化。与高铁怀化南站与沪昆客运专线、怀邵衡铁路、渝怀高速铁路衔接。
张吉怀高铁带来的是锦绣山水的世界,是厚重历史的沉淀,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是民俗风情的画卷。乘着这条“醉美高铁”,从“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张家界,经湘西古镇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再到“黔滇门户”的“多民族文化村”怀化。这一片自然与人文的珍宝经张吉怀高铁敞开怀抱,尽情向世界展现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