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调”的真相:鸡肋、昂贵且侵犯隐私
创始人
2025-07-30 11:02:10
0

“背调”,看似能为企业筛选人才提供参考,实则暗藏诸多问题。它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方面,企业花费大量资金进行背调,却往往难以获取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只是在形式上走个过场,显得颇为昂贵。另一方面,背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员工的隐私信息,如过往的就医记录、家庭情况等,这严重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让员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暴露了自己的私人生活细节。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道德伦理,也可能引发员工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对企业的形象和人才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啥叫背景调查?就是字面意思,调查调查背景呗。人的背景、企业的背景、团队的背景、项目的背景等等。


背调就算是属于尽职调查的一个细分项目。


但是呢,它又很少完全独立进行。很多时候,做各种尽调的时候,都会包含一点背景调查。


总是要调查一下背景的嘛,看看团队,看看实控人,看看供应商情况,其实所有你私下暗中进行的调查,都可以叫背调。


那为什么说他很少独立进行呢,因为性价比太低,时间成本划不来,他仅能作为辅助信息,就是一个佐证的价值。


如果独立进行一个背调,往往需要做得很深入,不然没必要单独拿出来做啊。


那就是难度大,周期长,信息不准,得出来的结论,未必有很大价值,可能会很模糊,很难量化。


跟我们合作过的客户都知道,我们几乎不单独做背调,一般都是当赠送项目,只要不是那种预算特别紧的项目,都会送一个。


因为本身我们也需要相关的各种背景信息,为了看清楚当前的情况,企业的全貌,管理层的行为逻辑,实控人的意图。


但是背调这个东西保证不了质量,难度又不确定。可能极大,也可能很小,也没法保证一个量化的输出结果,那就没法定价收费,也就很少单独做。


确实也有甲方有那种特殊需求,提出来想做的,但聊完以后,一听报价也就退缩了。


他们看电视,电视里大哥们动不动查查这个,查查那个,他们就以为都很容易呢,哈哈。


你们可能理解不了我说背调比较有局限性,因为你们天天听人家说,这个做背调,那个做背调是吧。


尤其是面试入职的,HR动不动就背调。


那个最鸡肋了,他能调查出个毛线啊?


就打打电话,能调查出来啥?如果HR单纯依赖背调,可能连员工上一份的工作经历的真实性都调查不出来。


这联系人电话,是不是员工自己提供的?那能有什么意义啊?


你要是自己从公开渠道找电话,打过去,你试试,人家会配合你背调?


企业做风控的都三令五申,不许配合任何没提前打招呼的背调、函证、问询。


而且员工履历是不是真实的,需要背调验证么?


看看离职证明,看看劳动合同,看看社保个税记录工资流水,哪个不比背调靠谱?


就算是,联系电话、联系人,都是真实的,你能问出来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


只能验证一下员工的人缘怎么样,他能给你电话号码,都是提前打好招呼的,不然你都够呛打得通。


就这HR的背调要是靠谱,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出来蒙事的水货高管了。


这不是HR的错,是本身这个事就没意义。你一共就给了一个电话的成本,还想让人家调查出啥啊?


履历、学历、职称、项目经验、工作能力,哪个能通过背调验证?能依赖背调这个环节?


所以他们搞这个背调,纯是用来装逼的,皇帝的新装。


不是不能查,也不是查不出来,只是前面说了真要查,成本高,时间周期长,划不来,性价比太低,意义不大。


可能所有行业里,在做背调上最下功夫的,就是做债的了。


我们以前就算半个做债的,他们老说我们是放高利贷的。哈哈,你们看我之前的文章,其实能看出来,我们特别热衷于查一些周边信息。


但其实也是含在综合的尽职调查当中,只是一部分,其他的也要看收入,还款来源,资产质量,债务情况。


只是可能做纯债的会更关注实控人个人问题,家庭情况啊,不良爱好啊,资产分布啊等等,就是侧重点不一样。


我们已经是属于整个行业里,最关注其他背景信息的机构了,不然怎么打差异化竞争啊?


但我们也基本不会单独做背调这个事。


而且调查实控人或者团队的个人情况,是侵犯人家隐私的,你们明白么?


你想想怎么查他家庭情况,几个老婆,几个孩子,几处房子,几本护照,不良嗜好,作息规律?


都不说这些,就你想查查,他有多少隐藏的关联公司,没披露给你的产业,家人代持的股权,不上征信的负债,你都搞不定,信么?


有的时候,不爱打击你们,有人老说什么不是你们不会干,只是没时间,人手不够,干不过来。


哪是那么简单的事啊,供应商里隐藏的关联关系,你们都查不明白呢。


还有一种背调是可以做的,就是那种关键岗位竞业情况的调查,看看他是否违反了竞业协议,这个事有人专门干。


这种就属于辛苦活,要蹲要等,还要拍要录。


在一级市场,也有投资机构会想关注一下实控人履历啊,背景啊,核心管理团队的关系啊,等等。


这个事,在国外,可能会单独专门做一下,但是在咱们国内大多都不会,在做的也多是美元基金,还有一些刚入行的机构。


不是说,这事不重要,还是前面的逻辑:成本高,周期长,性价比低。


比如几个股东之间的真实关系,有没有矛盾,核心团队是不是稳定,存不存在为了融一波,在这演戏,后期钱到位了,解决一些问题,就散了,这些都非常重要。


核心团队闹矛盾、内斗,把公司搞散的比比皆是。


但是这个事,想通过投前尽调的时间去做,难度非常大。


而且,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当下团队关系融洽不融洽么?现在没矛盾,你能保证一年以后也没有?能共苦,不能同甘的多得是。


所以咱们国内的机构往往是直接去解决下一个环节的本质问题。


比如股权分散程度?管理决策机制?内控是否健全?顶多再关注一下企业文化,关键人才竞业情况。


一个很难论证,论证出来也没什么用的问题,就没必要在这上面耗时间。


直接跳过这一步,去关注研究,怎么防止日后团队关系恶化,怎么降低恶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等等。


提前把最坏的情况想一遍,这个走了什么代价,那个走了什么损失,公司听谁的?股权,投票权?谁有技术?谁有客户?团队是谁的人?谁具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


直接在制度上尽可能地解决规避这些问题,关注团队结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管理制度,决策机制,开会制度,分配制度等等的风险就好了。


这么多年了,我几乎没见过一个,合伙创业没有矛盾的。无非是矛盾大小,有的解决得好,调配好责权利了,或者好聚好散,大家还是朋友。有的解决得不好,不欢而散,对簿公堂罢了。


别说合伙人了,夫妻之间在一个企业里都是对着干较劲呢,夫妻、父子、母女、兄弟都一样。


或许是人性,或许是文化的问题吧,总之团队关系的这个问题在咱们这没什么好单独调查论证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背调这个事,局限性极大,比较鸡肋,不值得单独拿出来做。


不过做投后管理的时候这个问题要重点关注,因为投后就有大量的时间和接触的机会了,一定要关注各种侧面信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匹夫老六说财税,作者:匹夫老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苏鸭血粉丝汤测评:南京老店用... 鸭血粉丝汤作为江苏极具代表性的美食,尤其是南京的特色名吃,在全国范围内都备受青睐。本文深入探寻南京的...
从诱因到缓解,一篇读懂儿童偏头... “妈妈,我的头要裂开了”—— 当孩子捂着额头蜷缩在沙发上时,不少家长可能以为是普通头痛,殊不知这可能...
老人选用胶类滋补药品要慎重 驴皮胶、龟板胶、鹿角胶、鱼漂胶等胶类中药补品是秋冬时节老年人常用的滋补药品,如果有下列情况者应该慎用...
2025暑期南京夜游攻略:夜幕... 即将八月,南京白日出行难免焦灼难熬。趁着艳阳退去,体验一场原汁原味的南京夜生活,自然成为了很多旅客的...
三伏天,养心就是养命!多吃3种... 进入三伏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会变得特别潮湿、闷热,在这样的天气中,我们不仅会流汗,而且还会感觉到特别...
枕叶癫痫会导致患者失明吗? 枕叶是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重要区域,枕叶癫痫是指发作起源于枕叶的癫痫类型。这类癫痫是否会导致失明...
中医刘泉鹏怎么样?带状疱疹雨天... 刘泉鹏是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投身中医药事业已逾40载,擅长治疗手脚无力、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病...
又一起因钾过低死亡!医生发现:...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