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杨佳
一张海报掀起一场风波——同处白酒大省江苏的今世缘和洋河,作为省内唯二的白酒上市企业,两者原本“井水不犯河水”,最近却“掐架”了。
江苏省白酒市场近年来产量大幅上升,省内白酒品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虽然已撞线百亿,但横在今世缘面前的,还有一个大难题——如何“破圈”走向全国。
●南方日报记者 黄晓韵
海报文字惹争议
近日,网络流传出两张标注着“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字样的海报,引发圈内热议——一张海报印有“3年?5年?10年?原浆、真年份?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另一张则显示“只和兄弟喝?只和家人喝?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字样。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世缘此举明显是对洋河“真年份”战略和“兄弟情”营销的暗讽。
在此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洋河在内蒙古包头举办了“兄弟携手共创未来”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战略发布会,正式进军高线光瓶酒市场。活动上,洋河前任董事长张联东和京东董事长刘强东对酌,洋河方面推出定价59元/瓶的蓝瓶高线光瓶酒,并喊出了“请兄弟,喝好酒”的宣传口号。
此外,今世缘的海报在暗示对方年份真实性存疑,且质疑年份酒的价值。
洋河的年份酒有“猫腻”吗?根据中国酒业协会2021年颁布的《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企业需通过第三方认证并公示基酒年份配比,洋河最新推出的光瓶酒明确标注“三年陈”,还公开了基酒的来源。
事件发酵后,洋河员工也纷纷在朋友圈传播海报,海报上印有“让我们一起,相信时间,尊重常识,为消费者酿好每一杯酒”。
今世缘海报被群嘲后,市场传出今世缘内部要求“删除所有朋友圈发布的本次淡雅宣传海报和视频”。随后,今世缘内部人士对外发声称,海报并非今世缘官方发布。
在今世缘酒业全国化战略重点市场推介会上,今世缘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顾祥悦在发言中侧面回应,“‘只允许讲自己好话、不允许讲别人坏话’,已经成为我们厂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试图为舆论争议降温。然而,效果甚微。
困于江苏
今世缘是江苏省内一家“土生土长”的酒企,公司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为国营高沟酒厂,曾是江苏老四大名酒“三沟一河”的代表之一。
凭借对婚庆市场和商务接待场景的精准定位,今世缘在江苏省内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后,随着洋河股份将重心转向省外,今世缘在江苏大本营如鱼得水,营收规模持续攀升。2014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继洋河股份之后江苏的第二家上市白酒企业。
今世缘和洋河虽同处白酒大省江苏,但两者规模上存在明显差异,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为何如今“老二”竟试图“碰瓷”“老大”。
近年来行业整体不景气,而作为区域性白酒品牌中的一匹黑马,今世缘业绩不降反升,从2020年到2024年,今世缘营收分别为51.19亿元、64.06亿元、78.85亿元、100.98亿元、115.44亿元,5年之间翻了一倍。反观洋河业绩却出现急速下滑,2023年营收331.26亿元,2024年营收288.76亿元。
今世缘核心产品价格带主要集中在100—500元这一区间,起到了很好的卡位作用。为持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今世缘今年还赞助了爆火的“苏超”。
不过,“苏超”却没能带火今世缘,今世缘省外市场的开拓一直不及预期。
“今世缘的营收主要依赖江苏省内市场,省外市场拓展乏力。”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直言,2014年上市时今世缘就提出要用3—5年开发全国市场,但近十年过去,其主要市场仍偏安于江苏。
白酒行业素有“30亿区域求存、50亿区域称霸、百亿奔走全国”的说法。今世缘业绩已经突破百亿,但省外营收占比不足10%。
尽管业绩放缓,洋河股份却已实现全国化目标,省外收入高于省内收入。2024年,洋河股份(单指酒类业务)省内营收达127.48亿元,省外营收达155亿元。
而今世缘还困于大本营——2024年,公司省外市场实现营收约9.26亿元,同比增长27.37%,但仅占总营收的8%。与之相比,同为地方性酒企的迎驾贡酒,在省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了近30%。
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战略品牌专家陈晶晶分析称,今世缘长期深耕江苏及周边省份,围绕“缘文化”打造人情消费场景,渠道上依托本地人脉网络,频繁赞助本地赛事与活动,强化区域认同。从其实际动作来看,品牌塑造与渠道布局高度本地化,构建了强固的本地壁垒,但也制约了全国化的路径。
深耕本土还是走向全国?
今世缘在省外市场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品牌力的不足。同时,今世缘在省外市场的经销商普遍规模较小,自身资源有限,很难支撑起高端白酒的社群消费。此外,今世缘在省外市场的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也相对滞后,导致品牌认知度不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
这不仅让今世缘在全国市场的布局显得捉襟见肘,更让投资者对其未来的增长潜力产生了疑问。
为了突破这一困境,今世缘也曾尝试过多种策略。比如,通过并购山东景芝酒业来增强品牌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推出高端新品国缘六开来冲击全国市场。但似乎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陈晶晶指出,区域白酒的全国化是一场系统性工作,其关键在于品牌、渠道与资源的协同升级。
品牌层面,需要基于全国市场重新定位,找到清晰的差异化切入口,找到既有地方特色又能被全国认同的文化特质,系统性打造与累积品牌资产,而非靠蹭热点、碎片化营销来堆砌。渠道层面,全国化需构建系统性的全国渠道网络,积极拓展电商等新兴渠道,并保持长期投入的定力,以提升品牌在核心市场的曝光度与渗透力。战略上应聚焦重点区域集中突破,而非全国撒网式扩张,避免资源分散。
不过,对于今世缘而言,似乎并没有那么迫切需要走向全国。
在2024年初接受机构调研时,今世缘表示,公司省外市场主要靠重点板块市场支撑,山东、安徽目前规模比较大,起色比较好,不过也只有3亿元左右。
对于省外市场,今世缘表示,走出江苏先周边化,周边大板块做好以后,才更有利于向更大区域辐射,公司已做好省外3—5年持续投入不盈利的准备。
对于今世缘省内优秀省外开拓不理想的疑问,今世缘的回应是省内市场好,没必要急于向省外拓展。“家门口就有非常肥沃的小菜园,为什么不去种好,非要去找一块不毛之地展现自身的拓荒能力?”今世缘以公司所在的淮安为例,2023年淮安大区收入19.9亿元,较2020年的收入基本翻倍,与公司营收保持同步。
业内分析者认为,次高端崛起是白酒上一轮周期走强的结构性行情机会,但随着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去库存成为不少酒企面临的首要问题,急速全国化的次高端酒企开始显露弊端。由于没有强大的品牌认同和消费基本盘,全国化的渠道红利不再,相关酒企业绩开始受挫。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化战略有问题。区域化还是全国化,本身并不矛盾。酒企需要清楚认识到,若想实现真正的突破,全国化是次高端白酒的最终出路。
江苏地区经济发达,白酒市场近年来也在蓬勃发展。不过,区域市场容量终究有限,“成为全国品牌”,实际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区域酒企的共识。
去年,仰韶酒业举办全国化战略发布会,全面开启全国化新征程;金种子将实现泛全国化纳入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会稽山宣布继续深耕江浙沪核心市场,并致力于泛全国化布局……
今世缘若还想守住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