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精神病”遇上极端罪恶,人心该如何安放?
创始人
2025-08-28 00:00:53
0

看着26岁的年轻生命在婚姻矛盾中被丈夫用砖头拍击、汽车碾压、刀具捅刺百余刀夺走,任谁都会脊背发凉。更让人心里堵得慌的是,当凶手被鉴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判决结果与公众心里那杆秤狠狠撞了一下——这不是冷冰冰的法律条文问题,而是最朴素的善恶观在发问:凭什么如此残忍的恶行,能被“生病”轻轻带过?

没人否认精神病人需要关怀,但当一种疾病成了极端暴力的“缓冲垫”,普通人的安全感会碎成一地。那个在案发前搜索“心脏位置”“脖子动脉”,精心准备好刀具的男人,在策划行凶时的冷静与缜密,哪里像失去理智的模样?当他驾车三次撞击妻子,又在板房里捅下百十余刀时,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令人发指的恶意,这哪里是“控制能力削弱”能解释的?

受害者的母亲在法庭上哭到几乎晕厥,她捧着女儿带血的遗物时,恐怕想不通:难道因为一句“生病”,就能抹去这百余个创口的疼痛吗?街坊邻居看着那个曾经爱笑的姑娘再也回不来,议论的不是法律条款,而是“这小伙子下手太狠了,怎么能轻饶”。这些脱口而出的愤怒,藏着最本真的是非观——对生命的践踏,不该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婚姻矛盾从来不是施暴的借口,更不该成为“因病减罚”的通行证。想想那个姑娘在最后时刻的恐惧,想想她挣脱下车又被汽车撞倒的绝望,再想想她身上那136处伤口背后的痛苦,任何试图用“病情”淡化罪恶的解释,都像在往受害者家属的心上撒盐。

社会大众的焦虑其实很简单:如果连这样处心积虑的杀戮都能因“精神病”减轻惩罚,那普通人该如何相信“善恶有报”?我们可以理解法律对特殊群体的包容,但这份包容不该变成对极端罪恶的纵容。人心深处的公平,从来都不是复杂的条文,而是“谁伤害了别人,就该付出对等代价”的简单逻辑。

此刻最让人揪心的,是受害者家属那句“我女儿死得太冤了”。这声哭喊里,藏着一个普通人对正义最卑微的期待——别让“病”字,成了泯灭良知的遮羞布。毕竟,衡量一个社会的温度,不仅要看对弱者的关怀,更要看对罪恶的态度是否足够坚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身上有这些特征,很可能是癌在 ... 在肿瘤医学领域,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癌症早期...
绝食能减肥吗 人类的身体机能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能应付多种不同的情况,比如在进食充足的时候储存能量,而在不进食的...
游在南通,鲜到如东|一片海何以... 游在南通,鲜到如东。今夏以来,南黄海之滨的如东火了,一批批“吃鲜大军”沿着海岸线寻了过来,网上攻略帖...
暑假未落幕国庆已升温!国庆“拼... 三湘都市报8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暑期即将落下帷幕,湖南旅游市场表现亮眼。线上平台数据显示...
原创 韩... 你敢信吗?我在韩国待了半个月,差点被一顿饭整破防。 不是因为难吃,是太省了。 首尔那阵子在语言学校,...
【广东】资画《旅游有感》指导老... 旅游有感 东华小学五年级资画 草原的风天比清爽,湖水荡漾,轻声唤醒草原的故乡——内蒙古。野花香、湖...
健康科普丨“七八分饱”到底怎么... “七八分饱”这说法听着玄乎,其实就是进食过程中身体在跟您悄悄说:“差不多行了啊,别吃太多霍霍我了。”...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 杜鹏主任科普... 饮食管理是痛风患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患者由于信息不全面或理解偏差,容易陷入饮...
抑郁自救|3个“微行动”法则 抑郁期最折磨人的,不是情绪低落,而是那种“明明知道该做什么,却怎么也动不了”的无力感。 如果你也经历...
不原谅也没关系 PDF电子版 不原谅也没关系 :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自我疗愈圣经 [美] 皮特·沃克 链接:pan.b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