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半场开香槟,往往容易乐极生悲,在结尾被对手反杀。
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
试想一下,当一方占据较大优势,主帅半场开香槟,提前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他下面的那些人,到底会怎么反应呢?
连主帅都开香槟庆祝了!我们还继续玩什么命啊?跟着一起庆祝啊!
再之后,当大家统一开始庆祝,没人干活的时候,对手可不就有了反杀的机会吗?
这个道理,在曹爽这里,一样适用。
请问,当曹爽开始享受天子器物,把皇帝的女人纳入自己的后院时,他下面的这帮人会怎么做呢?
答案当然是有样学样,跟着一起享受了!
很快,在曹爽的带头示范下,曹爽这一派的很多人,开始一起跟着享受起胜利果实。
曹爽的那位心腹何晏,手握人事大权,接下来就开始为所欲为。所有得罪他的人,全部被他一撸到底。就比如卢植的儿子卢毓,一个九卿级别的官员,都被何晏抬手之间撸了下去。
还有曹爽的另一位心腹邓飏,在尚书台手握大权。然后,魏国名将臧霸的儿子要升官,卡到了他这里,他竟然直接找人家,索要当年臧霸留下的侍妾!
这个行为,真的是和曹爽如出一辙。
除了这些离谱的事情之外,其他正常一点的贪污受贿,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曹爽本人,带头把洛阳周围的一些官办屯田,全部转为自己的私产。同时,曹爽还派人大肆向下面的地方官员索贿。如果不给他送礼,官员就得不到晋升。
连曹爽都这么干了,曹爽下面的那些人,自然也全都如此。
一时之间,一股贪污之风,在魏国迅速刮了起来。曹爽及其党羽,确实享受了巨大的好处。但同时,这也激起了公愤。
尤其是在尚书台把持大权,为所欲为的丁谧、邓飏、何晏三人,更是激起了广泛的群众效应。当时大家为了讽刺他们三个,还编了一个顺口溜,叫做“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作疽囊”。
台中三狗之名,自此流传于世。
不得不说,曹爽找的这些队友,是真的很会给他拉仇恨。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起另一个问题:难道曹爽身边的这帮人里面,真的就一个明白人都没有?他们真的就没人看出隐患吗?
其实还真有。
而且还不止一个。
在曹爽的党羽当中,有两个人,此时依然还算清醒。一个是曹爽的亲弟弟,曹羲。另一个则是曹爽的老乡,桓范。
先说曹羲。
虽然两人是亲兄弟,但是曹羲和曹爽,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曹爽是典型的志大才疏,掌权之后,不想着进一步稳固权势,剪除政敌,反倒是开始吃喝玩乐。但是曹羲这个弟弟,却是有真才实学的。
在曹爽集团当中,曹羲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人物。在曹爽掌权之后,曹羲几乎把控了魏国京城,全部的禁军!也就是说,曹爽集团的核心兵权,就在曹羲的手里。
除此之外,曹羲的政治眼光,也是很厉害的。史书记载,司马懿曾经想要稍微对九品中正制进行改革,收拢人事选拔权。但是曹羲却一眼看出了司马懿的算计,坚持拒绝。
如果不是摊上曹爽这么一个哥哥,历史上的曹羲,其实本该有更大的作为。
而当曹羲眼见曹爽如此作为之后,他自然也不能不劝自己大哥。后来,曹羲多次劝告曹爽,不能半场开香槟。甚至为了让曹爽醒悟,曹羲还指桑骂槐,大骂家里其他的几个弟弟。
但是奈何此时的曹爽,已经昏了头,根本不听自己弟弟的意见。后来,他甚至对曹羲躲着不见。
而除了曹羲之外,曹爽的另一个党羽桓范,也看出了问题。
桓范看出的问题,在于军队。
在曹爽掌权之后,他曾经多次离开洛阳,外出游玩。关键是,曹爽每次外出游玩的时候,还要带上自己的几个弟弟,也包括曹羲。
这显然是极其危险的。
如果在曹爽兄弟离开洛阳之后,有人忽然在城内发动了政变,夺取禁军的指挥权,那该怎么办呢?
不得不说,桓范是一个聪明人,他很敏锐的看到了这个雷点。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桓范历史学的比较好,读过西汉的历史。
当年吕后去世之后,吕家也曾经完全控制了京城的军队。而后来,吕家就是倒在了这个雷点上。吕家的几个人,出城游玩,结果就被周勃等人夺了兵权。
所以,当桓范察觉到问题之后,他很快就向曹爽提议,绝对不能这么干。至少外出的时候,洛阳得留一个曹爽家里人,帮他管着军队!
结果,面对桓范的建议,曹爽却始终不听。
而且,曹爽还扬言:“我看谁敢这么做?!”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如果曹爽听了桓范的建议,或许,后来的司马懿也就没机会翻盘了。但此时曹爽的自大,却从根本上断送了他自己。
就这样,随着曹爽一伙人,越来越嚣张跋扈。魏国的大部分官员,都开始暗中痛恨这伙人。不光很多士族官员恨他们,就连很多曹氏宗亲,也开始痛恨他们。
毕竟,曹爽只是曹操养子的儿子。在那帮真正的曹氏宗亲,尤其是曹操的儿子、孙子眼里,他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曹家人。
而在不知不觉之前,曹爽已经失去了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下意识的抵制曹爽一党了。
……
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在司马懿的观察当中。
自打称病之后,司马懿在表面上,就不再过问朝政。但是在私底下,司马懿却做了很多很多事情。
比如说,训练死士。
比如说,试探其他魏国高官的口风,看看他们对曹爽的态度,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到自己。
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在不知不觉之间,在魏国高层,一股反对曹爽的暗流,已经彻底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