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作者:田雨,原文标题:《独家丨双11进行时 拼多多将放松商家参与“百亿补贴”考核指标?》
调整后,商家参与百亿补贴活动申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平台会从店铺、物流、商品、售后4个维度对商家进行考核。各项店铺服务质量以近30天为周期每日动态考核,如有任⼀指标出现异常,平台将根据实际考核情况通知商家整改,或者取消商家的活动资格,将活动商品移除活动资源位。
具体而言,店铺维度的考核指标是指近30天店铺活跃度;物流服务的考核指标包括“近30天成团-签收时效”、“近30天物流综合违规处理率”。商品品质的考核指标包括近90天用户评价得分排名、近30天积极评论率、近30天严重劣质率。
售后服务则包括近30天平台求助率、近30天3分钟人工回复率、近30天在途订单退款时长、近30天商家签收消费者退货订单后的平均退款时长。
而此前,平台考核指标包括客户咨询、物流履约、商品体验、售后服务、交易纠纷五方面。
客户咨询涵盖3分钟人工回复率、30秒应答率以及平均人工响应时长;物流履约是指平均签收时长以及物流服务异常率;商品体验包括品质退款率、假货退款率以及近30天评价。售后服务则包括仅退款自主完结时长、退货退款完结时长;交易纠纷是指纠纷退款率。
与此同时,由于百亿补贴部分活动仅⽀持部分区域消费者参加,所以,消费者收货地址需要在活动区域范围内⽅可享受对应消费券等优惠,百亿补贴地区消费券等。
因此,符合上述活动要求的商品订单不⽀持修改收货地址、收件⼈、联系⽅式等收货信息,包括消费者⾃⾏修改或商家协助消费者修改。平台严禁商家与消费者以任何方式(如客服聊天工具等)沟通修改收货信息,包括将商品发往⾮订单收货地址显示的其他收货地址。
当商家违反上述规定时,拼多多将限制商家店铺及其关联店铺部分或全部资金提现,并不予提供对应订单的活动补贴、消费券、优惠券等。若平台在商品订单中已经已经提供了对应活动补贴、消费券等,拼多多将向商家追回等额款项。
百亿补贴常伴有区域消费券,而上述规定则是针对“套取补贴”、“刷单”等行为的精准打击。修改地址是此类作弊行为的关键环节。严禁修改地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优惠精准触达目标人群、防止“被薅羊毛”。
不再考核30秒应答率以及平均人工响应时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商家的人力负担,使其能更专注于选品和供应链,特别是在双11这样的流量高峰。
在“商品品质”的考核方面,平台从此前依赖“退款”这一负面结果,转向更全面、主动的“用户反馈”体系。“品质退款率”更多地是反映问题发生后的负面结果,而“积极评论率”和“评价得分”是过程中的风向标,反映的需求更为精细和全面。
“严重劣质率”是一个强有力的新指标,它允许平台直接、快速地识别并清退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商品,维护百亿补贴活动“便宜有好货”的核心心智。
同时,引入“近90天”周期维度,可以避免因短期波动误伤好商家,也更利于识别持续提供好商品的店铺。
在售后服务考核中,新引入的“平台求助率”是衡量商家自主解决售后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求助率高意味着大量售后需要平台客服介入,增加了平台的成本和负担。
现在,增加对这一指标的考核,可以倒逼商家在问题升级到平台介入前与消费者达成一致,从而提升整体售后满意度。而将退款时长细化为“在途订单”和“签收后”,考核更精准,符合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预期。
百亿补贴自推出以来,一直是拼多多的战略性产品,承担着拉升品牌定位、吸引高价值用户的重任。如今,随着平台发展,其角色或许正在发生微妙转变。
早期目的是拉新和品牌上行,现在更侧重于巩固用户“省”的心智,并作为对优质商家的一种资源倾斜。此次拼多多对于“百亿补贴”活动的考核指标调整,在非核心节点给商家松绑,但在商品品质、反作弊、核心售后体验等关键节点上,管控反而更加收紧,从而筛选出更适合当下“百亿补贴”活动的商家与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