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苏木 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国乒姑娘王添艺的经历,藏着太多让人费解的转折。
14岁就和樊振东并肩练球,21岁更在赛场零封孙颖莎、王楚钦组合,正当所有人期待她冲顶时,她却突然淡出国家队。
不是实力不够,更非心态崩盘,这背后藏着比输球更无奈的隐情。
3:0零封莎头组合的复仇者
2023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混双赛场的观众都抱着看碾压的心态,一边是世界排名顶尖、默契值拉满的孙颖莎和王楚钦,一边是没什么名气的王添艺和搭档刘丁硕。
赛前预测清一色莎头稳赢,没人把这个颜值高的姑娘当回事。
可竞技体育最不缺的就是反转,王添艺一出手,就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她盯着孙颖莎的正手空档,祭出侧切接急长的绝招,像把手术刀,精准切断了孙颖莎流畅的进攻节奏。
反手快撕果断,落点刁钻,哪怕莎头组合掀起反击浪潮,她脸上也没半点慌神,战术执行得像块冰。
当记分牌定格在3:0时,看台上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出欢呼,零封!
这个被当成陪衬的姑娘,硬是把夺冠大热门挡在了八强门外,那一天,没人再只聊她的脸,都在问:“这个王添艺,这么能打?”
这还不是终点,同年WTT支线赛,她搭档何卓佳,以3:1拿下女双冠军,21岁的年纪,手握这样的战绩,所有人都觉得她要向国家一队核心冲了,可剧情突然拐了弯,王添艺淡出了一线,甚至传出了退队的消息。
不是分心是身体真的扛不住了
流言一下子涌了出来:“肯定是谈恋爱分心了”“颜值太高心浮气躁”
这些猜测都没说到点子上,王添艺退队的原因,简单又无奈:身体撑不住了。
她从小就是个药罐子,出生在济南普通家庭,早产的她比同龄人瘦弱,肺炎、感冒是家常便饭,父母送她去球馆,压根没想过拿金牌,就一个朴素的愿望:“跟哥哥学学打球,身体能壮点就行。”
谁也没想到,跟着哥哥凑热闹的小姑娘,竟有惊人的天赋,教练一眼就看中她对球旋转的敏锐感,还有瘦弱身体里爆发出的协调性。
10岁那年,她被特招进了乒坛豪门山东鲁能,多少孩子挤破头都进不去的地方,她凭着天赋敲开了门。
可天赋扛不住高强度训练,14岁进国家二队后,她的日子就围着球场转:早上6点练体能,白天8小时技术课,晚上加练发球到深夜。
为了追进度,她追着樊振东请教发球技巧,永远是最早到馆、最晚离开的那个。
手掌磨出厚茧,鞋底穿破无数双,最要命的是肩部伤病,那种疼不是咬牙能扛的乳酸堆积,是深层肌肉的报警。
在国家队不进则退的环境里,身体跟不上野心,比输球还折磨人,为了不在25岁前就把身体搞垮,她咬着牙做了选择:离开一线。
从对手到陪练我陪你去拿金牌
离开国家队,不代表离开乒乓球,今年巴黎奥运会,观众又看到了王添艺,这次她没穿比赛服,而是站在孙颖莎身边当陪练。
那个曾击败过孙颖莎的姑娘,成了最懂她球路的磨刀石。
有人说太可惜,从主角变配角,可王添艺不这么想,她太清楚顶级对抗需要什么,也太了解孙颖莎的短板。
训练时她模仿国外选手的打法,故意给孙颖莎制造难题,休息时她陪着孙颖莎复盘战术,比自己打比赛还认真。
能帮她拿金牌,也是我的荣耀。
奥运结束后,王添艺又有了新身份,她从山东队转入河北队,成了孙颖莎真正的队友,11月的全运会团体赛,河北队时隔24年闯进女团决赛,对手刚好是她的家乡队山东队。
场下的孙颖莎,笑着为她鼓掌,两个曾经的对手,如今成了并肩作战的伙伴。
决赛里,王添艺对上奥运冠军陈梦,0:3输了,网上又有声音冒出来:“果然是花瓶,实力不行。”
可懂球的人都知道,久疏战阵、带着伤病的她,能站在决赛场上就已经赢了,面对状态正盛的陈梦,这个结果再正常不过。
结语
赛后孙颖莎说:“人生总有遗憾,再接再厉就好。”
这句话像是说给队友,也像是说给所有不被看好的人,王添艺的人生,就没有完美剧本:她有天赋,却被伤病拖累。
她曾高光,却不得不转身,她当陪练还被人说可惜。
可她从没怨过,从为了强身健体拿起球拍的病弱女孩,到14岁进国家队的天才少年,从21岁零封世界冠军的黑马,到甘当陪练的幕后英雄,她一直在乒乓球里找自己的位置。
如今的王添艺,一边在校园进修,一边代表河北队打球。
或许她再也回不到巅峰状态,但只要手里还握着球拍,她就还是那个对乒乓球爱得深沉的姑娘。
在生活这场更大的比赛里,她学会了放过自己,也找回了最纯粹的热爱这就够了。
参考资料:
综合体育《王添艺:天生就有那股不服输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