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增值!济南激活“车轮上的文旅”背后
创始人
2025-05-13 09:56:51
0

体验增值

“车轮上的文旅”

keywords

文旅融合 \ 便捷换乘 \ 转型发展

“五一”假期,趵突泉畔的古城游览车内,北京游客张女士望向窗外,泉水涌动声与AI语音讲解的《老残游记》交织,给了她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今年“五一”,济南交通在助推文旅市场上频出“妙招”,公交利用既有线路资源,开通运行景区直通车、古城游览车、双层观光巴士、铛铛车、景区摆渡车等特色线路,以全新出行产品为“泉在济南”助添新的活力动能。在传统公共交通发展遇到“瓶颈”的特殊时期,济南如何进行交通的智慧化重构?传统运输工具都被赋予了哪些新的使命?

传统赛道遇发展“瓶颈”

转型中寻找破壁突围路

今年“五一”假期的游客保障任务已经结束,这让不少公共交通从业者松了口气,但在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处处长范育兵看来,这只是检验济南传统公交转型发展、赋能文旅的一个中间节点。

“一转身就是一个时代。”范育兵说,公共交通发展的下半场,公交车已经不只是连接A点到B点的工具,而是城市文旅发展的催化剂。

随着地铁网络不断加密、私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以及网约车服务日益普及,传统公交面临着巨大挑战。有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不少大中城市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即便出行方式日趋多元,公共交通依然是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兜底保障和关键力量,更是链接文旅资源、激活城市活力的重要纽带。

过去,公交主要承担的是“把人送到目的地”的基础功能,现在要思考如何让出行本身成为体验增值的一部分。

济南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张庆认为,与文旅的结合是公交提供增值体验的重要切入口。当前的公共交通发展,应实现“上车即导游、到站即景点、出行即体验”的新模式。

打造“行走的风景线”

位移工具变身文旅载体

明确转型方向后,济南公交的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公共交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一场以乘客需求为导向的变革正在展开。

今年“五一”假期新开通的“天下第一泉”古城游览车成为了“新晋明星”,它以环线运行的方式,串联起趵突泉、解放阁等泉城核心网红打卡地。“五一”期间,该线路日均客流量突破2300人,成为游客打卡泉城的热门选择。

每个节假日的晚上,游777路双层巴士都会绕着老城区运行。二层全景天窗下,外地游客喜欢打开手机记录下济南老城街头的独特气息,这条“泉水文史专线”成为了移动的“泉城文化体验馆”。

记者发现,济南传统公交的转型发展,不仅体现在交旅融合的宏观布局上,更体现在细微之处。古城游览车等多条线路在车内配备了语音讲解功能,让游客在享受便捷交通服务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泉城的历史文化。游777路等专线则在车内配备了冰箱、饮水机、点唱系统等,车辆二层的全景天窗让观景视野更加开阔,满足市民及外地游客出行观光需求。铛铛车融合了济南画舫的泉水特色,车内有中式屏风、仿古家具、古典顶灯等,让市民乘客乘坐车辆游览泉城景区时,感受“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的意境。

除了特色专线,济南公交还对近70条常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使其更好地覆盖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主要景点。同时,针对学生群体,济南贴心地推出假日学生专线,线网覆盖多所不同区域的高校,在双休日及节假日运营。

这些线路不仅为假期出游提供了便利,也实现了公共交通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加深了各商圈、景区的联系,吸引了更多游客选择公交出行。

数据显示,特色文旅线路开通后,相关景区周边的公交客流量增长明显,部分线路日均客流较之前激增3倍,同时也带动了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

无缝换乘“加速度”

打通旅游出行“最后一公里”

5月7日,在地铁3号线王舍人站,刚下车的市民陈先生出站后没走几步就到达了换乘的公交站台,5分钟后便坐上了直达市立三院的公交接驳车辆。

地铁“呼啸而来”,济南传统公交并未“消极应对”,而是积极拥抱。这种“轨道+公交”双网融合模式,成了济南破解旅游出行“末端梗阻”的方式。2025年,济南计划优化新开40条公交线路,新增15条小巷公交,实现地铁站点300米内公交接驳全覆盖。

“济南传统公交的转型发展,是一场涉及理念、技术、服务等多维度的系统变革。”张庆告诉记者,当下的公共交通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一作战”和“单点突破”。

在基础设施共享上,济南公交积极推进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在济南东站、济南西站等交通枢纽,实现了公交、地铁、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方便外地到济南的游客快速换乘。

这种融合发展提高了公共交通在文旅市场中的“话语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济南城市交通客运总量1188.64万人次。其中,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就有674.39万人次,稳占行业里的“半壁江山”。

站在新的起点,济南公交的转型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张庆表示,根据规划,未来将继续加快“交通+文旅”特色线路的提质扩面,覆盖更多景区、旅游点和新兴商圈;同时,将进一步优化现有线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主题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创新,让公共交通成为游客了解泉城的第一窗口。”

从“过路”到“留客”

承载更多城市活力元素

记者梳理发现,这个“五一”假期,“交通+文旅”等跨界联动营销效果明显,多地都在融合发展上发力,以此来拉升假日旅游热度。

在长三角地区,苏州推出了“公交+文旅”模式,数十条旅游专线将城市的各个景点串联起来。为打通游客前往同里古镇等景区的“最后一公里”,该市也推出旅游专线,实现从车站大门到景区大门的“门到门”接驳。

在武汉,该市公交企业利用“五一”假期,新开通2条文旅专线和2条摆渡专线,助力市民游客便捷、舒适前往新兴热门景点,让乘客在接驳途中感受城市的独特韵味。

除了公共交通外,旅游公路、旅游列车也在不断崛起,给出了“交通+文旅”的新方案。

4月2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文化和旅游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十大最美自驾路”和“2024年度全国最美自驾精品路”。当前,旅游公路作为连接景区的重要纽带,正成为推动自驾出行和旅游消费增长的新抓手。

铁路旅游方面,山东近期开通了“齐鲁1号”旅游列车,串联多座城市,设有怀旧餐车、美食餐车和休闲娱乐车厢,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文化旅游体验。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告诉记者,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目的地旅游,沿途风光和体验更是旅游出行的重要组成。通过“交通+文旅”的融合发展,让游客在旅行中慢下来、留下来,从而实现从“过路”到“留客”的转变。(齐鲁晚报 记者:于泊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贝叶斯拒绝法 贝叶斯拒绝法是一种统计推断方法。它基于贝叶斯定理,通过先验信息和样本数据来更新对参数的估计。在贝叶斯...
帕金森患者餐桌上的“隐形药丸”... 本文为王世龙医师客服秦旭旭/18514821334/先生整理自王世龙医师行医笔记,为原创文章,未得本...
告别湿疹的困扰,重获健康、光滑... 在湿疹患者渴望摆脱病痛、重获健康肌肤的漫漫征途中,赫斯萘舒迪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以其卓越的外用疗效,...
孩子不愿出门,总把自己关在房间... “孩子整天待在家里,不愿出门,也不和家人沟通,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性格越来越孤僻,是叛逆期还是心...
做你的减肥搭子|儿童健康体重管... 目前,我国儿童肥胖症呈现低龄化趋势,增长速度也让人揪心,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已经高达10.4%。...
夏天来了!这四点做好了轻松度夏 进入夏季,雷雨增多,气温明显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容易出汗,出汗会丢失水分、水溶性维...
原创 “... 后定有来者,前亦仿古人。时时省吾身,定位人上人。 我们对待未来对待生活要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关于母亲的诗朗诵 关于母亲的诗朗诵3分钟左右,不要关于祖国的!我要用在关于母亲活动课上,所以,能否不找关于汶川地震的?...
原创 北... 北京家长们,你们是否还在为孩子的黑眼圈焦虑?是否担心他们被作业压垮了脊梁?是否在深夜刷手机时,看到那...
孙林潮博士出席丝丽“奇丝妙想大... 2024年1月17日,由法国丝丽主办的“奇丝妙想大师论坛”在中国海南万宁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医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