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晚期通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使患者难以入睡。胰腺癌晚期疼痛的原因可能包括肿瘤过大刺激包膜、压迫腹膜脏器和周围血管神经等。由于胰腺周围血管和神经丰富,且敏感性较强,因此肿瘤对这些组织的压迫和侵犯会导致明显的疼痛感。临床上,疼痛被分为0-10级,而胰腺癌晚期患者的疼痛通常在7级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达到10级。
中药调理
中药是中医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进行个体化配方,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来缓解病情。这些中药可以通过内服或外敷的方式使用,旨在调节患者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减轻疼痛。例如,对于胰腺癌患者常伴随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中药能够有效改善这些不适表现,提升患者的整体舒适度。
拔罐与艾灸疗法
拔罐疗法通过在特定部位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肿瘤压迫引起的疼痛。艾灸疗法则是利用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效果。这两种疗法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对于胰腺癌晚期疼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饮食疗法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饮食调养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胰腺癌晚期患者宜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适当摄入具有止痛效果的食物,如樱桃类及莓类的水果,这些水果具有抗发炎效果,可能有助于缓解疼痛。同时,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心理支持治疗
胰腺癌晚期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能加重疼痛感受。因此,心理支持治疗也是减轻胰腺癌晚期疼痛的重要一环。通过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从而减轻疼痛感受。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升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三联平衡”理论,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以及多年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由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总结归纳出的一条中医防治肿瘤的规律。在临证中,其抗癌理论的实质内涵是,抓住癌症患者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采取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在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灵活用药,恢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促使气血调和,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归于平衡,疾病亦趋康复。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胰腺癌真实案例分享:
朱某,男,胰腺癌,2020年7月15日初诊,浙江省德清县
患者于2019.6在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见CA199升高,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为胰尾癌多发转移,专家告诉他:“说你运气好一点,六个月,运气不好,3个月。”后行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化疗10次,胰腺转移缩小,但发生肠粘连。做胃镜通开结肠后,发现肿瘤,于2019年11月26日行手术切除,里外都被缝了36针,后替吉奥+吉西他滨化疗6次,人瘦到98斤。2020年7月25日,在朋友介绍下,就诊于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药后胃口好了,饭量、体力增加;后继续用药,身体逐渐好转,体重慢慢恢复,免疫力增强。疫情期间,“阳”过三次,但均无太大反应,要么是当天好,要么是次日就好了。2024年6月27日,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杭州站”公益活动,分享抗癌经历与经验;如今的他69岁了,却坚持日行两万步,坚持上班(企业家),还能举重150斤。
中医在缓解胰腺癌晚期疼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通过中药调理、拔罐与艾灸疗法、饮食疗法以及心理支持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灵活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