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看似健康的饮料,可能损害血管还让你发胖
创始人
2025-07-22 13:37:33
0

“困了累了来一瓶,开车熬夜来一瓶”,这是很多功能饮料的常用宣传用语。近几年,功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在 2007~2017 年间高速崛起,并且一直在稳步增长。

现在功能饮料在各大超市都很常见,很多人会认为它们比普通甜饮料更健康,也是打工人被迫熬夜时的精神支撑。不过,也有消息称:功能饮料喝多了或引发焦虑失眠。

这让很多打工人心中一颤:这是真的吗?手里的功能饮料瞬间就不香了。经常熬夜的危害有多大?平时到底该不该喝功能饮料?我们这就来聊聊关于功能饮料的事。

喝功能饮料能提神抗疲劳?

对现代打工人来说,做不完的工作、难以拒绝的社交、无法割舍的放松娱乐,这些已经让熬夜变得习以为常。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熬夜的危害我们已经不用再多做介绍了。(戳此了解→经常熬夜和不熬夜,身体到底有什么区别?真相让人吃惊!)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虽然熬夜有害健康,但功能饮料“营养丰富”可以在熬夜的时候来一瓶,提神醒脑,还能抗疲劳!那这种饮料到底怎样?

根据《GB/T 10789—2015 饮料通则》中的规定,功能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的一种。功能饮料不含酒精,但含有咖啡因、维生素以及牛磺酸、人参、瓜拉纳等一系列“功能成分”。

其中咖啡因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大脑使其觉醒、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注意力、增强警觉性,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牛磺酸可以快速清除自由基、调节钙离子转运,也能起到抗疲劳的作用;其他成分也有助于减轻疲劳影响。

有动物实验表明:给小鼠饮用功能饮料能够提高运动耐力、增加肝糖原含量、降低小鼠运动后乳酸水平和尿素氮含量,对机体具有抗疲劳作用。并且,饮用功能饮料的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所以,如果只从这个角度看,熬夜的时候喝功能饮料,确实可能起到一定抗疲劳的作用。不少朋友熬夜的时候吨吨吨来一罐,也确实有“又精神了”的感觉。

但问题来了,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功能饮料有“副作用”吗?

功能饮料一般味道都不错,很好喝,这就很容易让人喝多。甚至有的人会把它当做是普通饮料,一瓶一瓶又一瓶,从而导致咖啡因和糖摄入过多。

首先我们来说咖啡因,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容易让人出现失眠、心慌、焦虑等症状,还可能让人产生依赖性。比如,今天你喝了 1 罐功能饮料就能活力四射,但如果经常喝,可能就需要 N+1 罐才有用,这会导致咖啡因的摄入量越来越多。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有研究表明:每天饮用 250 毫升功能饮料,就会增加年轻成年人患焦虑和抑郁发生的风险。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代谢咖啡因的能力比成年人弱,如果常喝功能饮料不仅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还会减少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导致睡眠障碍。

另外,过量摄入功能饮料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引起急性血管内皮障碍。有报道称:一位 14 岁的少年连续 5 天饮用功能饮料后参加跑步比赛,感觉胸痛胸部不适,心电图检查显示房颤。 还有一位原本身体健康的 28 岁男子,在参加摩托车越野赛之前喝了 7~8 罐功能饮料,导致心跳骤停。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等 5 机构发布的《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中建议:普通成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应控制在 400 毫克以内。

一般的功能饮料咖啡因含量为 50~504 毫克/罐或瓶,如果控制不好饮用量就可能会超量摄入咖啡因。

某些品牌的功能饮料虽然没有在瓶身标注咖啡因含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咖啡因,还可能含量很高。

比如曾经就有人对市面上的多款功能饮料进行了测评,结果发现:被测的市面上常见的 6 款功能饮料中,最低的咖啡因含量为 41 毫克,最高的可达到 83.49 毫克,含量最高的这一款瓶身并没有标注咖啡因含量。

其次,过量摄入功能饮料还会导致糖摄入过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内,而功能饮料一般糖含量都不低。还是上面提到的那份测评中显示:市面上常见的这 6 款被测功能饮料中,糖含量最低的为 1.32 克/罐,而最高的达到了 37.62 克/罐,只喝一罐就超出了 25 克的标准。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会引发版权纠纷

过多糖的摄入不仅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还会增加肥胖和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有数据统计,仅 2017 年我国就有近 1.3 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甜饮料导致的冠心病和糖尿病。

所以,别以为功能饮料能提神醒脑还有点营养成分就肆无忌惮地喝,控制好量才能更好的利用它。

功能饮料人人都能喝?

虽然喝功能饮料能让你精神回血,但这可不是人人都建议喝的。以下这 5 类人尤其要控制好量,如果感觉到不适就不要喝:

1.孕妇、哺乳期人群

大多数功能饮料的标签上都会注明孕妇和哺乳期不宜饮用,避免影响胎儿和宝宝的健康。

2.儿童、青少年

这类人群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较低,过量饮用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3.胃肠疾病患者

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会引发不适。

4.服药人群

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最好不要擅自饮用功能饮料,建议咨询医生,避免影响药效。

5.饮酒人群

不要在饮酒的同时饮用功能饮料,因为会让人兴奋到不知道自己醉了,从而喝更多的酒,增加对身体的伤害。

总结:

要想避免熬夜带来的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熬夜。偶尔提个神,困了累了来一瓶,这可以理解,但可别用它来续命!实在累了就歇一歇吧!

适量的饮用功能饮料能够让你打起精神来,更加清醒地面对眼前的事物和工作。但如果过多饮用反而会增加患焦虑、抑郁、肥胖、慢性病以及睡眠障碍的风险。

最后提个醒:功能饮料不是药,不能治病。

参考文献

[1]师雯,李洲.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食品与发酵科技,2020,56(05):97-100+104.

[2]. 付长庚, 龙霖梓. 生活方式与心血管风险研究进展[C]//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0.

[3]耿娜,韩倩云,郭梦迪,倪元颖.抗疲劳饮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食品工业,2018,39(07):264-267.

[5]孔维敏,周欢欢,高昕,楼青青.过量功能饮料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神经系统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0):1361-1364.

[6]Adam J Berger and Kevin Alford. Cardiac arrest in a young man following excess consumption of caffeinated “energy drinks”. Med J Aust 2009; 190 (1): 41-43.

[7]https://mp.weixin.qq.com/s/LZQtnXf4rWK-yQrSUbakvA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日大暑|暑气巅峰守元阳,清补...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是一年中阳光最烈、暑气最盛之时。 民间素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原创 入... 最近这天气啊,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连我家阳台的多肉都热得蔫头耷脑。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可您知...
原创 催... 在这个信用与利益交织的时代,朋友间借钱不还早已不是新鲜事,却总能在某个瞬间撕开人性的伪装,露出生活的...
解锁千年食养密码 六个核桃重塑... 在健康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今天,如何让传统养生智慧焕发现代生命力?养元饮品旗下六个核桃作为核桃乳品类的...
为什么人们不再穿紧身裤? 如今人们不再穿紧身裤,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紧身裤过于束缚身体,限制了血液循环和肢体活动,长时间穿着...
品牌部烧掉百万搞活动,最终只用... 近日,某品牌部竟做出惊人之举,耗费百万搞活动,然而最终的成果却仅止于朋友圈转发。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关...
原创 能... 大家都听说过五福临门,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五福究竟是指哪五福? 《尚书·洪范》:“九、五福:一曰寿,...
已婚男人撩你,不是因为爱,而是... 已婚男人主动示好时,总有人误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巧合?那些刻意制造...
旅拍“刺客”,被拍在沙滩上 在那广袤的沙滩之上,曾有一位“旅拍刺客”横行。他本应是记录美好旅行的使者,却因贪婪与功利,将纯净的旅...
原董事长吴礼顺升迁后离任,第一... 原董事长吴礼顺因升迁而离任,这一变动使得第一创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正急切地等待着新的“掌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