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站】大暑做好“三宜”“三忌”“三不过”,安然度夏
创始人
2025-07-22 16:38:27
0

大暑是夏季的

最后一个节气

兼具暑、湿、热的气候特点

所以,大暑时节

要做好“三宜”“三忌”“三不过”

大暑“三宜”

1.宜清热

大暑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引发苦夏、中暑等问题。

因此,清热防暑刻不容缓。除了要 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劳逸结合外,还应格外注重饮食调理。

2.宜食粥

明代医家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

大暑可适量喝绿豆粥、薏米百合粥,不仅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

3.宜茶疗

不宜喝粥的糖尿病人群,可以选择茶饮。

推荐金莲菊花茶:金莲花4克,菊花2克,甘草4克。将材料分别用清水快速冲净沥干,加3碗水熬煮,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3分钟。日常饮用具有清火、明目、生津的功效。

大暑“三忌”

1

忌湿气

在大暑节气,人体脾胃机能较弱,易出现湿热内蕴的情况,如乏力身重、汗多而黏、口气臭浊、食欲下降、腹胀便溏、尿黄等症状。

建议避免进食生冷之物,并 适当食用如绿豆、黄瓜等 消暑生津的食物。

2

忌油腻

大暑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有营养为原则,忌食辛辣油腻之物,如辣椒、羊肉、牛肉等。

适宜的膳食有清拌茄子、炝拌什锦等,水果可食用西,有清热祛暑、利尿消肿的功效。

3

忌烦闷

大暑节气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就容易心生烦躁等不良情绪。

可以通过静坐、喝茶、赏花、听音乐等活动来缓解烦闷心情。

大暑“三不过”

1

不可过汗

主动出汗能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但泄汗太过容易导致气津耗伤。所以要避免剧烈运动,并及时补充水分,劳逸结合,及时调节体温状态,避免汗出过多。

2

不可过凉

酷热夏季易导致中暑,故大暑时节应注意降温,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活动、停留,同时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不要过于贪凉。

3

不可过补

夏季适合补阳气,养心气,此时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但夏季多暑多湿,人们常常胃口不佳,因此在饮食进补上要加以控制,应以清淡为主,不宜过补。

愿大家在炎炎暑日里

护好身心,清爽安康

责任编辑:李 盼

编 辑:姜晓萌

来 源:中国中医、人民网健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阳率先试点25种中医病种门诊... 7月20日,据南阳市医疗保障局消息,自8月1日起,南阳市在全省率先将颈椎病、肩周炎等25种中医适宜技...
今日大暑:中伏将至,湿热交蒸,... 正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大暑节气常在“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月令七十二候...
原创 入... 导语:入伏后多吃这菜!补钾补铁、润肺化痰、清热去火!用来包饺子真香,鲜嫩营养正当季! 入伏,意味着一...
外国人将打火机带到登机口?机场... 7月19日晚,一网民发布视频,记录了他在无锡硕放机场投诉外国人将打火机带到登机口的过程,视频搭配“不...
今日大暑|暑气巅峰守元阳,清补...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是一年中阳光最烈、暑气最盛之时。 民间素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原创 入... 最近这天气啊,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连我家阳台的多肉都热得蔫头耷脑。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可您知...
原创 催... 在这个信用与利益交织的时代,朋友间借钱不还早已不是新鲜事,却总能在某个瞬间撕开人性的伪装,露出生活的...
解锁千年食养密码 六个核桃重塑... 在健康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今天,如何让传统养生智慧焕发现代生命力?养元饮品旗下六个核桃作为核桃乳品类的...
为什么人们不再穿紧身裤? 如今人们不再穿紧身裤,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紧身裤过于束缚身体,限制了血液循环和肢体活动,长时间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