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夜生活大省:深夜,过于刺激……
创始人
2025-07-27 21:57:49
0

今年暑假,第一批降落在海南的游客们,正在被颠覆认知。

提到海南,绝大数人的印象往往是“大海”“椰子”“免税店”,可真正抵达当地后会发现,原来「熬夜」才是海南的精髓。

无论你之前是晚上8点就犯困,还是10点便入眠,只要在海南待上一段时间,就会被当地人同化,成为昼夜颠倒的“夜猫子”。

一位东北老铁,笃信海南没有夜生活,结果凌晨出门时,发现附近的夜市灯火通明、人潮汹涌,喧嚣程度竟然胜过晚上8点。

就连夜生活极其丰富的四川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风,当自己的眼皮开始打架时,海南的当地人却还在悠闲地喝着蟹粥。

也难怪有人调侃:

“来海南第一天:朋友喊我12点出门?不去!”

“来海南第一周:才12点?出去溜达一圈不过分吧?”

“来海南一个月:什么?凌晨1点就睡?怕不是身体不舒服腻哦。”

或许有人会说,熬夜有啥稀奇的,这不是现代人的通病吗?

倘若这么想,那就远远低估海南人的熬夜精神了,因为海南人的熬夜,不是手机时代下的贪恋时间,而是琼岛居民刻进基因的民风民俗。

图源:抖音@海浪不浪

如果要评选一个全国熬夜冠军,第一名非海南莫属。

在各种非官方的统计数据中,海南的熬夜党总是占比最多,「夜生活指数TOP10城市」评选时,三亚、海口遥遥领先,分别占据一、二名,力压南宁、长沙等知名不夜城。

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有句名言:“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

绝大多数海南人,或许一辈子也没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但凌晨4点的海南岛,他们天天相见。

这不是妄言,而是日常。

每一个来到海南的游客,第一时间感到震惊的往往不是海有多美,而是当地人太能熬了。

有人晚上11点夜跑结束,发现开了一整天的椰子摊依旧在营业;

有人12点来到居民区,看见沿街的水果摊、大排档、小卖部全都开着门,且门口停着一排的电瓶车。如果不特别注明时间,估计没人相信这是深夜12点的居民区;

有海口的女生凌晨1点多想做美甲,于是试着发小红书询问有没有商家接单,结果炸出一堆深夜营业的美甲店;

哪怕是凌晨两点,游客也能看见喧哗闹腾的饭店与车水马龙的街道,让人分不清此刻究竟是白天还是黑夜;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而没有在深夜堵过车的人,不算真正来过海南岛。其他城市的堵车节点,一般是上下班高峰期,但在海南,即使是深夜一两点堵车,也不算稀奇,因为这时候正是海南人吃夜宵的高峰期。

在诸多城市,甚至北京,一到晚上11点,商场、餐厅、外卖、打印店等商铺基本就关门歇业了,只剩下一些夜宵摊还在经营,但再过两三个小时,再能熬到夜宵摊,也该休息了。

可在海南,晚上10点,才算是真正开启了一天的生活,人们会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出门品老爸茶、吃清补凉,接着唱K、兜风,等耍累了,再喝碗鸽粥或整上一顿烧烤,一轮下来,少说也到三四点了。

如果谁家小孩11、12点就回家,父母估计会诧异地问上一句:“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城市如此,乡镇更甚。

2025年6月中旬,海南省一年一度的“村VA”开赛了,这是海南当地的乡镇排球联赛,比赛场地一般选在村镇内,参赛队员与观众也大都来自附近的村子。

截至目前,赛程已经过半,但最令外地网友感到诧异的,却是它的比赛时间。人们怎么也没想到,一场排球比赛,竟然能比到深夜12点。关键有比赛也就罢了,现场观众也都跟着不睡觉,无论男女老少,皆坐在观众席加油呐喊,一个个看着都倍儿有精神。

显然,熬夜看球对他们而言,已是常态。

图源:微博@南国都市报

我们都知道,乡镇居民普遍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往往睡得很早,一般八九点钟,全国各个乡镇就会陷入黑夜与寂静之中。

但海南不同。

鲜为人知的是,在海南的许多村镇里头,都藏有歌舞厅。当钟表时针指向21点时,村里的长辈们便会涌入这些充满80年代风格的歌舞厅内,然后一起跳舞蹦迪,时尚指数完全不逊大城市的潮流男女。

图源:小红书@张珍珍

而当他们唱完歌、跳完舞后,还会再约下半场,比如去谁谁谁家搓一顿麻将或是唠一宿嗑。

因此,海南乡镇的灯光,总是格外亮眼一些。

不睡觉的海南人,一度愁坏了海南官方,“世界睡眠日”当天,官方公众号纷纷呼吁早点睡觉,结果当地人硬核回复:

平时都是3点睡,那今天就2点睡吧。

全民熬夜的背后,其实是海南人的生存之道。

海南是一座四面环海、中部多山地的海岛,9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平坦的环岛沿海地带。绵长的海岸线催生了繁荣的“夜经济”,夜市、烧烤摊、音乐酒吧在海南岛长盛不衰,使其拥有了丰富的夜生活。

海口的夜市

气候亦是“熬夜党”的幕后推手。热带季风气候赋予了海南全年高温高湿的特性,烈日当头的白天,气温动辄35 ℃以上,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白天出门像蒸桑拿,动一动就一身汗”,便是海南人的日常体验。

唯有夜幕降临,习习海风吹散灼热湿气后,岛内才算回到了正常的生存环境。也正因,凉爽舒适的夜晚成了专属于海南人的黄金时间,谁也不愿暴殄天物,简单一觉睡过去。

于是,白天蔫得像晒干的椰子叶,晚上活得像出笼的夜莺,成了每一个海南人的真实写照。

此外,海南岛盛产椰子、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大量岛民跟它们打了一辈子交道,而这些热带作物的收割、运输与交易,普遍在凌晨进行。久而久之,他们便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

如果说地理气候是物理基础,那文化与历史则是点燃这座“不夜城”的精神火种。

海南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曾有大量民众下南洋谋生,这些人归国回乡之时,带来了东南亚丰富的夜生活文化。喝夜茶、吃宵夜、享受露天音乐酒吧等习惯,便具有浓厚的南洋风情。

在时间的沉淀中,这些舶来文化最终与海南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孕育出独属于海南人的生活方式。

无美食,不熬夜。

再想熬的夜,倘若没有美食相伴,也会无趣许多,而海南,恰恰是舌尖上的“深夜食堂”。

清补凉、海鲜烧烤、糟粕醋火锅、后安粉汤……海南的诸多美食往往要到晚上,才会激发出风味的巅峰。

正因此,海南的食客最懂“越夜越新鲜”这句话的含金量,因为傍晚的海鲜大排档,才会迎来最生猛鲜活的渔获。这些鲜到骨子里的海鲜,不仅能满足味蕾,更提神醒脑,让人越吃越精神,最终化为海南人民熬夜的“燃料”与社交催化剂。

由此可见,海南的熬夜文化并非简单的“不睡觉”,它是海岛居民生存智慧的体现,是历史与移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是对夜晚舒适时光的珍视,亦是融入骨血的社交需求。

在海南,夜晚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精彩生活的开场白。

如果说「熬夜」是海南人基因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午睡」则承载着海南人的另一半生命。

海南职场有一条隐形铁律——午休时长决定企业存亡。

你或许很难想象,海南人找工作最先看重的不是薪资,而是午休时长,这是每家公司都必须写到规章制度里的底线,而非额外赠送的福利。

如果有外地老板不了解海南人对午休的执着,招聘时不给午休或午休时间太短,那么,无人应聘的窘境会深刻教育他。

这种对午休的贪恋,使得海南打工人的工位标配往往是“折叠床、空调被、眼罩”这三样午休神器,更有人索性将睡衣带到公司,只为追求更舒适的午休。

因此,当12点的钟声响起时,海南全岛的写字楼都会自动切换成“休眠模式”,灯光尽数熄灭、窗帘纷纷落下、走廊秒变大通铺、会议室化身集体宿舍。如果有外地客户或老板中途打来电话,他们大概率也只会收到一句:“天大的事,睡醒再说!”

这种“午睡大于赚钱”的想法,是绝大多数海南人的共识。

海南的游客们,对此深有体会。此前,就有东北游客到万宁旅游时,饭还没吃完,老板就撂下他俩回家午睡去了,也不管偌大一个饭店会不会丢东西。

还有人中午想去海南的菜市场瞅瞅,结果一进门,发现空空如也,摊贩们都赶着午休去了。

就连中午打网约车,也一度面临没有司机接单的局面,因为12点-3点的他们,都在午睡。

毫无疑问,午睡对于海南人而言,是天大的事,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它其实也是最不重要的事。

因为海南人解锁午睡的场景,堪称行为艺术,可以说是“随地大小睡”。

有人前一秒还在烫头,下一秒就因为午休时间到了,直接一秒入睡;

有人只要给他一把塑料椅,便能呼呼大睡三小时;

有人直接就地取材,学会在摩托车上变着花样睡,堪比小龙女睡在绳上的绝世武功;

更有人给他一块平地,也能睡得昏天黑地。

毕竟,只要内心柔软,躺在哪儿都是席梦思——

就连旅游旅到一半,他们也会抛下所有,回酒店享受一场酣畅淋漓的午睡。

因此,如果你有一个海南朋友,那就千万别在中午给TA打电话。

毕竟,你可以叫醒一个装睡的海南人,但叫醒一个真睡的海南人,小心他和你拼命。

对熬夜的虔诚以及对午睡的执着,造就了海南人骨子里的那份超绝松弛感。

能躺着,绝不站着;能乐着,绝不愁着,是海南人亘古不变的精神信条。

他们仿佛天生自带“反内卷雷达”,活得自在又通透。

在这里,街头贩卖水果的阿姨会随便喊一个路人帮忙看摊,只因自己要接孩子放学回家。

拖鞋是永不过时的时尚单品,哪怕是羽绒服加身的冬天,海南人的脚下,也只会出现人字拖。无他,因为拖鞋穿起来简单又舒适。

在海南的街头巷尾,我们总能看见长椅与吊床的身影,这都是海南人“躺学”的佐证。

就连摩的师傅也都懒得吆喝抢客,常常躺在摩托车上小憩,主打一个随缘载客。

这份由内而外的自在劲儿,在老天爷发脾气的时候,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台风裹挟着暴雨洪水来袭时,外地人忙着囤粮关窗严阵以待,海南人却只是轻飘飘地瞅了一眼,然后该干嘛干嘛。

不信?你瞧。

台风“狮子山”登陆海南岛的当晚,洪水漫进了无数海南人的屋内,面对天灾,他们稳如泰山,依旧该喝酒喝酒,该吃饭吃饭,还美其名曰“水财水财”。

还有这一位,狂暴的台风把阳台栏杆都刮没了,她却神情淡然地坐在椅子上欣赏风景。身后是家财房产,眼前是数丈深渊,如此强大的心理素质,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显然,面对难以抵抗的天灾劫难,海南人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解法。

他们会把刮倒的树木,当现成的晾衣架;会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顺手捡两个椰子;还敢在台风的余威面前,跑去篮球场打球。

至于恐慌和忧愁,那是什么?

这种天塌当被盖的极致松弛,是海南人深谙生活本质的完美诠释。

该疯狂时彻夜不眠,该休息时天王老子也叫不醒。

面对生活的风浪与天灾的肆虐,他们总能笑嘻嘻接住,甚至将它变成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派对。

在海南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另一种活法:

不必时刻紧绷,无需过度焦虑。

日头落山是上班铃,日头上天是午休铃。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慢慢来,别着急。

监制:视觉志

编辑:Muse

视频号:视觉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体检报告中这些“字眼”可能是癌... 最近,话题“体检10年,未查出癌症女子发声”冲上热搜。一名患者爆料,声称自己在某体检机构连续体检10...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丨西藏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西藏牦牛博物馆自2014年建成开馆以来,始终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联... 【导读】可变剪接(AS)在肿瘤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可变剪接因子 RBM17 在肝细胞癌(HC...
原创 为... 糖尿病治疗的演变:从“老搭档”二甲双胍到多维管理时代 糖尿病治疗领域正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曾经,...
胃腺癌术后淋巴结意外检出Cyc... 不同组织发生的原发性肿瘤在胃肠道中同步共存较为罕见,尤其是胃腺癌与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关联。胃腺...
谁在加仓?外资公募调仓路径显现 近期,外资公募的调仓路径逐渐显现。众多外资机构纷纷开启了加仓动作。它们敏锐地捕捉市场动态,在不同板块...
肝癌患者吃什么水果好?科学选择... 肝癌患者的饮食需兼顾营养补充与肝脏代谢负担,水果作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优质来源,合理选择能辅助身体恢复...
夏季这5种“黄金”食物,补脾养... 中医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意思是,脾胃负责转运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并散布到全身,称得...
总投资超100亿!西藏第一高楼... 西藏第一高楼顿珠金融产业园双子塔位于拉萨河南岸柳梧新区核心区域,与布达拉宫直线距离仅 1.5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