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掌管男人“性福”的关键器官,这些健康隐患和保护要点你该知道
创始人
2025-07-28 06:37:28
0

男人的性福与排尿都与前列腺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很严重。

前列腺长得很像栗子,位于盆腔内,处在膀胱和尿道的交界处,后部与直肠相近。

图源:丁香医生

如果剥开这颗“栗子”,会发现尿道和射精管从里面穿行而过。可以说,前列腺是男性下半身的“交通枢纽”,掌控着多项技能:

控制排尿

如果把丁丁比作水龙头,那么前列腺就是控制水龙头的开关。当有尿意来袭时,前列腺附近的尿道括约肌会松弛,让尿液顺利顺出。

帮助射精、助力造人

前列腺体的平滑肌组织,可以帮助射精。前列腺还会分泌前列腺液,在射精时与精液混合,具有保护精子健康、促进受孕的作用。

获得快乐

前列腺内还有着大量的神经网和神经末梢,是一个性敏感部位,在受到适度刺激后,也会激发性冲动和性兴奋,俗称“前列腺高潮”。

前列腺作为掌握着男人性福和排尿的重要器官,也是影响男性健康的“重灾区”。

从年轻时易得的前列腺炎,到年老时常有的前列腺增生,每个男性或多或少被此困扰过。

中青年:容易得前列腺炎

数据表明,大部分男性一生中都有可能患前列腺炎,特别是处于性活跃期的中青年小伙子。

得了炎症的前列腺,可能会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会阴疼痛、小腹胀痛等症状。

50 岁以后:容易得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则是每个中老年男人很难避免的麻烦。据统计,到 50 岁时约一半的男性会发生前列腺增生,80 岁时甚至高达 83%!

前列腺增生会引发中老年男性夜尿频繁(每晚至少 2 次以上)、排尿困难(要等待十几秒甚至几分钟才能排出)。

此外,超过 50 岁的男性还要警惕前列腺癌,这是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 6 位的癌症,50 岁后高发,危害不容小觑。

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这么高,想要呵护前列腺健康,日常生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 4 个容易伤害前列腺的坏习惯:

经常憋尿

憋尿会对前列腺形成压迫刺激,诱发充血反应;及时排尿,对尿道具有良好的冲刷作用,有助于预防感染。

久坐不动

久坐会压迫会阴部,使前列腺充血,长期久坐容易引发前列腺炎症。

吸烟、喝酒

酒精可以诱发前列腺血管扩张充血,而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多达 3000 多种,调查显示,吸烟者的前列腺疾病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 1~2 倍。

过度纵欲或禁欲

性生活千万不要走极端。纵欲或禁欲过度,都容易引起前列腺炎症反应。适当频率的性生活或自慰,有助于排空前列腺、精囊腺等腺体,缓解充血状态。

前列腺好不好,关乎男性自身、甚至下一代的健康,所以,给自己或给爸爸约体检时,一定不要忘了把前列腺相关检查加上。

肛门指检

由于前列腺靠近肛肠,医生用手指从肛门进入,就可以通过触碰到它。

通过肛门指检,可以了解到前列腺的形态、大小、硬度有无异常,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与压痛等。

前列腺彩超

前列腺彩超可以准确地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结构有无异常,筛查前列腺增生、囊肿、结石、恶性病变等。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抽血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指标是否升高,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有警示作用。

前列腺癌早期没有症状,所以不能等有了症状才看病,为了早筛查、早预防,所有超过 50 的男性,体检时都应该加上这项检查。

参考文献:

[1]孙颖浩.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9:20-27+1537-1539+1444-1445.

[2]万少平,胡礼泉,刘源,等.武汉市2811例男性下尿路症状问卷调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9):585-587.

[3]《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

[4]中国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的跨境巴士 深圳的跨境巴士作为连接城市与邻近国家的重要交通工具,近年来逐渐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亮点。这种交通...
陕西旅游四天多少钱?4天游玩成... 西安,这座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古都,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旅行目的地。古老的城墙、巍峨的宫殿、神秘的...
江城热浪遇上海岛清凉 武汉三亚... “海南夏日平均温度只有28摄氏度,非常适合避暑,没想到在武汉吹到了三亚的风。”7月26日,三亚旅游华...
火炕吊脚楼、山歌二维码!咸丰乡... 云上恩施报道(咸丰通联记者 杜迪纳 梁馨尹 通讯员 田瑞)暑假期间,恩施州咸丰县大路坝区蛇盘溪民俗文...
男性轻描淡写的“过错”:信任的... 婚姻中的信任,一旦遭受侵蚀,还能在这风雨飘摇中支撑多久?那些置身于此类婚姻泥沼中的女性,她们的内心,...
原创 大... 《大寒就要吃肉,这时不补啥时补?超省时的腊肉糯米饭,暖心又暖胃》 大寒,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天...
科学减重如何更有效?专家提醒:... 7月25日,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粤海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主办的“科学减重・营养相伴”公益活动上,...
“排湿第一米”不是薏米而是它!... 时值夏季,高温多雨,湿热交蒸,加上人们常贪凉饮冷、久吹空调,湿气易悄悄侵入体内。 对抗湿气、养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