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琳燕主任:百胖由“湿”起,记住一个祛湿方,对付湿胖很管用
创始人
2025-07-30 11:38:40
0

很多说自己“喝水都长肉”的人,他们的舌苔——十之八九,舌苔厚腻。这常是体内“湿浊”积聚的明证。

中医所谓“湿胖”,就是这种情况:湿气滞重,困阻气血流转,新陈代谢迟缓,脂肪水饮堆积不散,尤其偏爱盘踞于腰腹之地。

当然,湿胖也分寒热:

湿热: 湿与热狼狈为奸,这类朋友常感肢体困重、口中黏腻不爽、头面油光泛滥、易生痤疮、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黄灼热、舌苔黄厚而腻。

寒湿: 湿遇寒则凝滞更甚。此型多见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口中淡而无味、食欲不振、腹部发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苔白滑厚腻。

针对这两种情况,今天,邀请中医减重专家范琳燕主任跟大家分享两种方子:

一、湿热方

湿热主在“清”与“利”,引入清风,疏泄淤积

组方:荷叶、山楂、决明子、玉米须

方解:

荷叶: 升清降浊的天然良品,清香升散,助脾醒脾;其性平微苦,利湿不伤正气,尤善清除体内污浊油腻之气。

生山楂: 酸甘微温,开胃消食化滞,尤善消解肉食油腻积聚,更能行气散瘀,促进代谢。

决明子: 甘苦微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导湿热下行从肠道而出。尤其针对湿热内阻导致的大便黏滞不畅。

玉米须: 甘淡性平,功专利尿消肿,导湿热从小便而去,温和不伤正。

用法:取以上四味药材,清水冲洗后置于养生壶或砂锅中,加入约8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15分钟即可。

二、寒湿方

寒湿重在“温”与“化”,温煦中焦,振奋脾阳。

组方:陈皮、茯苓、干姜、炒薏苡仁

方解:

陈皮: 辛苦温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其温和之性,最能行气助运,化解中焦湿浊。

茯苓: 甘淡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和中之要药。药性平和,祛湿不伤正气,专治脾虚湿盛之水肿、便溏。

干姜: 辛热纯阳,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小剂量即可振奋脾阳,驱散中焦寒湿寒气,是温化寒湿的核心动力。

炒薏苡仁: 甘淡微凉,炒制后偏于平和,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更著。擅长利水消肿,健脾补中,尤适寒湿导致的腹泻、下肢浮肿。

做法:将陈皮、茯苓、炒薏苡仁洗净,干姜切片或拍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约10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30分钟即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康骨堂 得颈椎病该怎么办 颈椎病的症状是什么? 1. 颈型: 主诉头部、颈部、肩部疼痛等异常感觉,也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其特点是...
夜览泰山 别样之美——夜幕下的... 泰山,五岳之首,雄峙东方。白日的巍峨壮丽令人赞叹,而夜幕降临后的泰山,更显静谧深邃,别具韵味。诚邀您...
甲状腺长出了“结节”,何时会恶...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较大的结节患者可以自行发现,但是体积较小的结节则需要通过有经验的...
江苏鸭血粉丝汤测评:南京老店用... 鸭血粉丝汤作为江苏极具代表性的美食,尤其是南京的特色名吃,在全国范围内都备受青睐。本文深入探寻南京的...
从诱因到缓解,一篇读懂儿童偏头... “妈妈,我的头要裂开了”—— 当孩子捂着额头蜷缩在沙发上时,不少家长可能以为是普通头痛,殊不知这可能...
老人选用胶类滋补药品要慎重 驴皮胶、龟板胶、鹿角胶、鱼漂胶等胶类中药补品是秋冬时节老年人常用的滋补药品,如果有下列情况者应该慎用...
2025暑期南京夜游攻略:夜幕... 即将八月,南京白日出行难免焦灼难熬。趁着艳阳退去,体验一场原汁原味的南京夜生活,自然成为了很多旅客的...
三伏天,养心就是养命!多吃3种... 进入三伏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会变得特别潮湿、闷热,在这样的天气中,我们不仅会流汗,而且还会感觉到特别...
枕叶癫痫会导致患者失明吗? 枕叶是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重要区域,枕叶癫痫是指发作起源于枕叶的癫痫类型。这类癫痫是否会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