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鹏是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投身中医药事业已逾40载,擅长治疗手脚无力、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病症。
刘泉鹏主任建议三伏天酷热,却要“以热制热”“以热驱寒”。多数人身体“外热内寒”,因怕中暑,空调、冷饮等成标配,致脾胃虚寒。外出大汗,阳气外泄,阳虚内寒。若再吃生冷水果冷饮,湿气侵脾胃,引发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手还易发麻,这是气血不畅、阳气不足、经络阻滞所致。
三伏天看似热,很多人内里“寒”。刘泉鹏主任建议要趁阳气最旺时温阳驱寒除湿。晒太阳本是补阳好办法,但今年三伏闷热少太阳,多雨或暴雨台风,阳气难补,寒湿易入侵。
天热脾胃寒,要吃热性食物,以热制热、驱脾胃之寒。此时一碗热汤,能发散寒湿、温补阳气、缓解手麻。老话说:“伏天一碗羊肉汤,不劳医生开药方”。三伏天吃羊肉有记载,《汉书·杨恽传》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有些地区有“伏羊节”,今年持续30天,上海《文汇报》也曾刊登相关文章。
有人担心三伏天吃羊肉会上火加重手麻。刘泉鹏主任谈及其实出汗多的人适合吃,中医认为汗液由阳气蒸化津液形成,出汗多阳气受损,气血不足难生阳气,吃点羊肉能补元气,对现代人又虚又寒又堵的体质很合适。
羊肉好处多:
一是能温阳散寒。刘泉鹏主任建议怕冷、手脚后背小肚子冰凉、睡觉流口水、易感冒咳嗽痰多、女性痛经、舌淡有齿痕等是阳虚、虚寒体质,要冬病夏治,羊肉性温,能温中祛寒、温补气血,把阳气补到根里,改善手麻。
二是能促进气血运行。三伏天养阳是为祛除寒毒、湿毒,喝羊汤微微排汗,排出五脏毒素,促进气血流通,缓解手麻。
三是能暖胃生津。刘泉鹏主任提醒三伏天身体惧寒,开空调寒邪易入侵,吃冷食易肠胃不适,手麻可能是气血受阻,吃羊肉能激发内阳,引火归元,促进气血运行。
羊肉清炖不易上火,不适合放花椒等浓郁香料,刘泉鹏主任建议可放白胡椒引火归元,也不建议放太多调味料,放生姜、大葱去腥增香,怕上火可搭配白菜、萝卜等凉性蔬菜。
有患者长期手麻,伴胃口不佳、神疲乏力,诊断为脾肾阳虚,食用羊肉白萝卜汤后症状好转。不过,刘泉鹏主任建议羊肉虽补阳,也有不适合的体质,《金匮要略》等古籍有记载,感冒咳嗽有黄痰黄鼻涕、内热阴虚火旺、有过敏性皮炎、湿热体质爱长痘等人群要少吃或忌口。最后提醒,三伏天“热养”要量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