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 雨后多种传染病高发,防护指南来了
创始人
2025-08-01 11:08:11
0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

采写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钟艳宇

编辑 | 魏佳 周亦川

水灾过后,高温高湿环境与积水污染形成双重健康威胁。肠道感染、皮肤疾病、呼吸道炎症、蚊虫传播疾病及霉菌滋生风险激增。洪涝灾害过后,我们该怎么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通过解读与真实案例,系统梳理水灾后四大核心健康风险,以科学防护方法来正确应对。

一、消化道疾病:守住“入口关”,切断病原传播链

1.洪水增加消化道感染风险

高温暴雨及洪水过后,消化道疾病高发主要源于两方面:

水质污染:洪水混入污水、粪便,导致井水、自来水受污染,通过喝水、吃饭等“粪-口途径”传播甲肝、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食物变质:潮湿高温环境让食物易发霉,被污水浸泡的粮食、禽畜肉还会滋生大量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2.记住“扔、换、煮、慎”四字诀

这些食物直接扔:发霉的粮食、腐烂的果蔬;被洪水泡过的禽畜肉(体内细菌可超标数百倍);包装破损或被污水浸过的袋装食品。

水源这样换:公共供水正常时,优先喝煮沸的自来水(煮沸后需盖好盖子,防止二次污染);

自用井水被污染时,暂停使用,改喝瓶装水;无清洁水源时,选正规瓶装水,别喝雨水、河水。

食物必须煮:瓜果用淡盐水浸泡,削皮后再吃;饭菜彻底加热,生熟菜板分开用。

外出要谨慎:外出吃饭选热食,少吃凉菜、生腌食品。可疑污染水源绝不入口。

专家提醒:洪灾后“管住水、守住口”是关键,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二、皮肤病:潮湿环境下的“隐形攻击”

洪水会把垃圾、粪便冲进水里,雨水里混着大量病菌(比如会伤皮肤的革兰氏阴性菌)。这些病菌容易通过皮肤微小创口侵入,引发丹毒、菌血症等严重感染。

1.雨后高发的3种皮肤问题

手脚浸渍糜烂:长时间泡水让皮肤发白、脱皮,甚至裂口子;

皮肤长癣/红肿:脚上长环形红斑(足癣),或腿上一片红、烫、疼(丹毒);

蚊虫咬后感染:蚊子包抓破后红肿流脓,可能发烧。

2.四步防皮肤感染

出门先“武装”:穿防水雨鞋,别光脚踩水;涉水后马上换干衣服,湿衣服需单独洗。

回家立刻处理:清水冲干净,重点洗脚趾缝、关节缝;发现小伤口:用碘伏消毒,贴无菌创可贴;伤口红肿流脓:及时就医。

环境要干燥:每天擦地;卫生间、床底、家具后墙等死角重点擦;毛巾、脸盆不共用,清洗干净,晒太阳消毒。

蚊虫咬后这样做:别抓!可以用止痒液;如果发烧、包越扩越大,需及时就医。

专家提醒:雨后2—3周需格外注意,做到“早处理、防扩散”。可以随身携带碘伏棉签,糖尿病患者需每天检查脚底。

三、呼吸道疾病:霉菌孢子与过敏的“双重打击”

1.雨后肺部两大敌人

霉菌性肺炎:会呼吸的“隐形杀手”。曲霉、青霉等霉菌孢子被吸入肺部后,它们像种子一样在肺里“发芽”,引发炎症;

糖尿病患者、接受化疗者等免疫力弱的人群,感染后可能发展成重症肺炎;

一直咳嗽、胸口痛、发烧,严重时咳血或喘不上气,都可能是感染信号。

过敏性疾病:从哮喘到慢性肺病

霉菌孢子作为过敏原,可能引发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肺炎,接触后4-6小时出现发烧、呼吸困难;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霉菌在气道“扎根”,导致反复喘息、痰带血丝等。

2005年10月新奥尔良特里娜飓风后,对其被泡不同程度的房屋空气样本进行收集检测,发现室内霉菌浓度超标,主要霉菌为黑曲霉、青霉属、木霉和拟青霉菌属,致使当时呼吸道患者数量激增。

2.雷暴哮喘:极端天气的“致命突袭”

花粉/孢子"碎裂效应":雷暴气流像“搅拌机”,把大颗粒花粉(>35um)撕成超细粉末(<3um),这类超细粉末能直接进入肺泡,从而触发哮喘等过敏反应;2016年墨尔本雷暴哮喘事件中,3500人因吸入破裂的黑麦草花粉颗粒导致哮喘发作,最终10人死亡。

简单防护指南

雷暴时:尽量待在室内,关紧门窗,开空气净化器(选HEPA滤网,可有效过滤超细颗粒),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必须外出时,戴N95口罩(湿了立刻换新),戴护目镜;回家后要脱外衣、清洁皮肤,清洗鼻腔、眼周。

3.日常防霉菌三步法

除湿:空调开除湿模式;

清洁:冰箱/洗衣机密封条用小苏打水(5g/100ml)擦,发霉墙面用酒精或消毒水处理(最好在阳光下暴晒),清洗时要注意通风,应戴防护手套、口罩和眼镜;

通风:每天定时开窗换气。

专家提醒:霉菌可以藏在空调、地毯、发霉家具里数月,所有深度清洁很重要。

四、蚊虫传播疾病:积水后的"虫患危机"

1.暴雨后蚊虫为何爆发式增长?

积水繁殖:蚊子幼虫(孑孓)需静水环境发育,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瓶罐等积水容器成为"天然产床";

气候助推:高温高湿加快蚊虫繁殖周期,从卵到成虫仅需7-10天(常温下需14天)。

2.科学灭蚊防叮三步法

源头控制:清除积水。立即倒掉花盆托盘、空调外机接水盘的积水,盖紧水缸、水箱;水生植物改用砂石栽培,废弃容器倒扣存放。

个人防护:包括物理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化学防护,外出前涂抹驱蚊液。

环境管理:降低密度。社区统一组织灭蚊行动,使用拟除虫剂处理绿化带、下水道;家庭备好电动灭蚊拍,重点清理卫生间、阳台等潮湿角落。

专家提醒:灭蚊需抓住暴雨后72小时黄金期,此时蚊虫尚未完成繁殖周期。

五、霉菌滋生:从环境到人体的“慢性侵蚀”

国外数据表明,洪水过后,室内霉菌浓度远远高于室外,所以一定要及时把受潮的衣物、床上用品等清洗晾干;木质家具选择可移动款式,方便定期清洁背靠墙面处。

水灾后的健康威胁是环境、病原体与人体免疫的动态博弈,需要我们科学认知与持续行动,做好健康防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岁老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 ...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通讯员 陈平平 高郁婷)105岁的张奶奶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急性发...
警惕!糖尿病眼病新疗法免疫治疗... 在糖尿病患者中,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一个常见的困扰。近日,4D分子治疗公司公布了一...
腰痛急诊:阿片减少,影像学检查... 你是不是也试过因为腰痛难忍而冲到医院急诊?据统计,从2016到2022年,美国急诊中腰痛的就诊比例高...
肠癌患者各阶段饮食指南,建议收... 成都平安中医肿瘤康复中心赵建华主任指出,俗话说,一场手术“大伤元气”。长达数小时的手术,机体需要额外...
突发!特朗普最新发声,美股美元... 美股崩了! 当地时间8月1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截至发稿,道指跌1.6%,纳指跌超2.3%,标普...
8月下旬开始!育儿补贴这么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和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全国总工会...
原创 三... “三伏一碗汤,不用医生帮”!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日子,很多人总想着吃点苦瓜、黄瓜 “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