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川北医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探古蜀秘宝,暖广汉桑榆”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广汉市南丰非遗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聆听非遗传承讲解、参与泥塑技艺体验等形式,团队成员深入触摸古蜀非遗文化脉络,以青年实践践行文化传承使命。
活动中,南丰非遗博物馆的非遗传承人作为核心引导者,系统讲解了古蜀泥塑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据传承人介绍,馆内展示的三星堆面具泥塑复制品,以当地特有的红泥为原料,沿用“糯米浆调和”“分层塑形”等传统工艺,既还原了古蜀文物的造型特征,又保留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痕迹。
在互动体验环节,团队成员在传承人指导下完成泥塑创作全流程。从红泥的筛选揉制到三星堆面具的基础塑形,再到纹路雕琢等细节处理,成员们通过亲手操作,直观感受传统技艺中“力道控制”“结构平衡”等核心要点。
“非遗不是静态的展品,而是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载体。”团队负责人在交流中表示,此次实践让成员深刻认识到,古蜀非遗作为广汉地域文化的核心根脉,其传承需要青年群体以创新方式注入活力。团队结合专业特色,已初步构思两项后续计划:一是制作非遗技艺科普短视频,通过“技艺演示+文化解读”形式扩大传播;二是为非遗传承人设计适配久坐创作的康复训练方案,以专业能力服务文化传承者。
据悉,此次非遗探访是该实践团队“文化传承+乡村服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团队将持续以“青春力量激活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成果转化等方式,为广汉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青年实践样本,让古蜀非遗在新时代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传承。
通讯员 易馨兰 何锐
一审一校:何慧怡
二审二校:谷子琰
三审三校:肖舒心 李桦熔
审编:郭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