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皇帝”在景区和游客玩梗的视频迅速引爆网络——49岁的郑国霖,曾经饰演“李世民”,如今却穿着龙袍在上海千古情景区当NPC,和游客们开心互动,不仅笑声连连,还收到粉丝赠送的花束和签名请求。
有人质疑他是不是缺钱了,他直言不讳:“演员也是普通人,要养家糊口,凭本事赚钱没有问题,这份工作我也挺开心的。”当视频出现在我的手机屏幕上,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小时候记忆里的李世民吗?”
景象的反差挺强烈——不是在片场,也不是在红毯上,而是穿着厚重的龙袍,在阳光下闪着金色光辉的石板路上,周围是拍照的游客和快门声。
郑国霖看上去气色不错,笑得也很自在,完全没有所谓“落魄”的感觉。8月的上海,天气湿热得像蒸笼,但他在炎热的环境下仍和游客热情互动,一边提醒“小心台阶,注意安全”,语气亲切,像极了邻家大哥。
有粉丝特地坐高铁赶来,只为了在景区亲眼见到他一面。当有人递上花束时,他俯身接过,认真签上名字并感激地说:“谢谢你来。”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是不是没戏拍了?”“堂堂的男神,怎么混到景区当NPC了?”郑国霖却毫不避讳:“我仍然有戏拍,《锦月如歌》里演皇帝,《书卷一梦》里当编剧,这份工作是副业,也是一种尝试。时间灵活,圆了我小时候想在游乐园当主角的梦想。”
从他的言辞中可以感受到,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并非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充满乐趣。
我想,他的这种坦然和乐观,来源于对表演的热爱。随着年岁渐长,角色逐渐发生转型,他并不回避这些变化——无论是父亲、反派、喜剧角色,他都勇于挑战。演员的价值在于塑造不同角色,而不是高高在上等待机会。也正是这种接地气的态度,赢得了游客们的点赞:“放下身段,努力生活,这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
更有趣的是,有人透露,他在景区玩得比游客还要开心——和小朋友一起摆pose,和年轻人合影做鬼脸,完全没有明星的隔阂感。
谈到景区NPC,近年来,这个行业真是火得不可思议。南开大学副教授于海波表示,这种角色已不仅仅是唱歌跳舞,而是通过颜值、互动以及明星效应吸引游客。数据显示,欢乐谷的负责人透露,优质NPC能让游客多玩两个小时,而近七成的回头客是冲着新剧情而来。
景区越来越懂得用“人”来延伸故事。这让我想起几个有趣的例子。比如,河南洛阳的重渡沟景区,为了请阳光帅哥担任NPC,开出了月薪三万的高薪要求,吸引了大量网红加入,这不仅提升了人气,也带动了口碑。再如横店的NPC王熠南,他本职是短剧演员,副业则是片场的霸总,通过“壁咚”一类的桥段,他一天可以和三百多个游客互动,顺便积累了不少粉丝。
郑国霖的“皇帝NPC”,显然也是这种明星效应与场景结合的产物。与一些明星躲在直播间割韭菜不同,他的方式显得真诚且亲民。你可以看到他在烈日下和游客聊天,看到他接过花束时那真诚的笑容——这份情感,是无法通过演技复制的。
其实,这背后还有更深的含义。娱乐圈长期以来被诟病高片酬、摆烂、缺乏接地气的表现,观众的耐心和好感逐渐消磨。当一个熟悉的明星放下身段,去做一些在大众眼中“不够体面”的工作时,反而让人觉得新鲜、值得尊敬。这是一种态度——劳动没有贵贱,赚钱不丢人,重要的是通过行动去证明自己。
想起不久前山西临汾的演员黄国庆,在表演时被马拖行,事后他说:“只要游客开心,吃点苦脏点都值。”这句话让人动容。在这个行业,或许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是那种真心实意、热爱自己工作的态度。
从李世民、小江、董永,到如今的“景区皇帝”,郑国霖的职业轨迹似乎每一次都是角色的更替,也是一种人生状态的折射——你不能永远活在黄金时代,但你依然能通过其他方式继续发光。
哪怕是在景区的石板路上,只要能够带给人们快乐,能让人记住,依旧值得。
有时,我觉得我们对“体面”的执念,正是被固有的观念所束缚。真正的体面,也许就是你能毫不犹豫地面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无论舞台有多大。郑国霖显然懂得这一点,所以他才能在网友的镜头下,笑得如此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