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试过,当家里老人突发卒中时,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底该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才最安全有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最新的研究发现,看看静脉溶栓(IVT)在血管内治疗(EVT)前应用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
在卒中治疗中,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都是常用的策略。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IVT在EVT前应用可能增加颅内出血(ICH)的风险。这一发现引发了对卒中治疗策略的重新审视。
那么,静脉溶栓在血管内治疗前应用是否会增加卒中患者的颅内出血风险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项新研究的背景。一项新meta分析研究纳入了超过2000名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比较了IVT加EVT与仅EVT对颅内出血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IVT加EVT组的任何类型的ICH发生率显著高于仅EVT组。同时,IVT加EVT组的脑实质血肿(PH)发生率也更高。
具体来说,34%的参与者出现了ICH。IVT加EVT组的ICH发生率为36%,而仅EVT组为32%。此外,IVT加EVT组的脑实质血肿发生率为7%,而仅EVT组为5%。这些数据表明,IVT确实增加了ICH的风险。
但别急,这并不意味着IVT就一无是处。尽管IVT增加了ICH的风险,其带来的益处可能会减轻这些风险。比如,IVT可以帮助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这对于急性期的卒中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还发现,高基础血糖和高收缩压的患者中,IVT与ICH风险增加的关联性更强。这意味着,对于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医生在选择IVT时需要更加谨慎。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对于卒中患者及家属来说,最重要的是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每种治疗方法的利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策略。
简单说,IVT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在某些情况下,它的益处可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临床决策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化因素,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之间的关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记住,健康问题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哦!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