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老的智慧中,节气不仅是岁月流转的标记,更是自然与人体相互呼应的奥秘所在。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中医专家讲节气养生系列科普栏目,以二十四节气变化为节点,教大家如何把握养生时机,从而在四季的轮回中,守护健康,调养生命。
本期主题:处暑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不知不觉中,秋意渐浓。
本期专家:李唐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 中医二科副主任
——处暑养生关键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注意睡眠可以比夏季时提早1小时入睡。此外,每日子午觉,即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有助于人体阴阳和合,适应自然界的阴阳转化,但午睡不宜超过1小时。
——调节饮食
饮食应以甘平为主。应减少过于辛辣、煎炸、燥热、生冷之品,亦可适当以扁豆、杏仁、淮山、莲子、百合等作为食材,可健脾祛湿,益气养阴。小麦莲子百合红枣茶,敛汗补阴,健脾益气,除烦安神,适合这个节气饮用。
——注意保暖
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阳气。
——精神调养,注重收敛
处暑时节“宜安静收敛”,运动方面,宜选择温和项目,避免大汗伤津。情绪上,要保持平和,以顺应秋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