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高血压的老年朋友问华子,他患带状疱疹之后出现了皮肤疼痛,能不能长期吃布洛芬止痛呢?华子说,他的问题中包含了两个用药错误。
第一个错误,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使血压升高,不适合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第二错误,疱疹导致的疼痛是神经痛,并不是炎症,所以布洛芬并不是优选药物,更适合的药物是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美洛昔康等)影响血压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长期用药时会使血压升高。可能与抗炎机制相关,因为药物减少了前列环素分泌,导致肾血流量减少,钠离子排出减少,导致高血压。
不过非甾体抗炎药对血压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所以用于抗血小板的小剂量阿司匹林不会影响血压,也不会干扰降压药的效果,但剂量过小也没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如果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解热镇痛药物,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相对高一些。
带状疱疹会导致神经损伤,在疱疹痊愈后有可能在身体特定区域残留疼痛症状。这种神经痛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效果不好,而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是神经痛的常用治疗用药。
两者的药理机制相似,都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少神经递质释放而发挥药效。但普瑞巴林与钙通道受体亲和力显著高于加巴喷丁,所以药效更强。
普瑞巴林不受饮食影响,起效较快,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极少,血药浓度与服用剂量线性相关,个体差异较小。
加巴喷丁受饮食影响很小,起效较慢,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较少,但药物吸收与剂量非线性相关(服用剂量增加时吸收率下降),个体差异大,部分人需要根据实际效果调整剂量。
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为头晕和嗜睡,因为普瑞巴林的起效较快,所以不良反应出现也快,部分人在用药初期不适感更明显,但随持续用药1-2周后会逐渐耐受。为了减轻不良反应,用药第一天可以在睡前服药。
两种药物都需要从低剂量开始使用,逐步增加剂量。但是存在轻度的身体依赖性,如果停药过快,可能会导致失眠、恶心、头痛等症状,所以要避免快速停药,需经过不少于1周的时间逐渐减量停药。
两药都会导致水肿、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和视物模糊、共济失调,相对来说,加巴喷丁引起体重增加的发生率较低,胃肠道反应的症状较轻。
两药都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总结一下,疱疹残留的神经痛症状,布洛芬以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不是最佳选择,选择普瑞巴林或是加巴喷丁更适合。其中普瑞巴林的药效更强,安全性更好,更适合老年人服用。如果对普瑞巴林不耐受,可以用加巴喷丁替代。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