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大同以“文化之城”为内核,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旅供给,掀起旅游热潮。7—8月,全市旅游市场活力迸发,8家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723.11万人次,同比增长21.94%,用硬核数据印证了“中国古都”的独特吸引力。
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大同串联云冈石窟、恒山、大同古城等核心文化资源,构建“全域古建联动”发展格局,让千年文化遗产成为暑期旅游的“流量密码”。据统计,今年暑期,云冈石窟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11.61万人次(入境游客6560人次),同比增长30.35%;恒山景区接待游客167.9万人次(入境游客5395人次),同比增长42.57%;大同古城更成“人气高地”,全域累计接待游客1229.77万人次,城内15个监测景区景点接待279.48万人次,从北魏石窟的艺术震撼到古城街巷的历史韵味,“逛古建、品文化”成为暑期游客的主流选择。
大同的文旅热度更获得全国市场的广泛认可。携程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大同以超40%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速跃居全国暑期增速TOP3城市。不同于单一景点引流,大同的火爆源于全域文化资源的协同发力——云冈石窟的世界遗产影响力、恒山的“北岳+悬空寺”双重魅力、大同古城的沉浸式历史场景相互赋能,形成“多点开花、全域火爆”的态势,让大同这座“文化之城成为全国游客暑期出游的优选标签。
暑假期间,大同暖心的全方位服务保障也让游客频频点赞。大同市各景区内暖心服务随处可见,从路线指引到便民补给,用细节提升游客体验。完备的保障体系让游客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文化之城”的温度,进一步巩固了大同文旅的良好口碑,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
此次暑期文旅的亮眼表现,是大同深耕“文化之城”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大同这座千年古都将继续以文化为魂,激活历史资源的时代价值,持续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总 监 制:韩生利
监 制:时 珺
审 核:张少华
责 编:白晓霞
编 辑:翁 君
❈ 转载请标明来源
大同广播电视台丨融媒体中心
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