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后养脾胃,吃对赛过补身体”,这话真没骗人。前阵子我爸总说没胃口,吃点东西就腹胀,试了不少开胃的法子都不管用。后来我妈念叨起老辈人常说的 “一个猪肚十副药”,说以前她脾胃弱,外婆就常给她做猪肚吃。我半信半疑买了个猪肚回家,没想到做了道青红椒炒猪肚丝,我爸居然吃了两碗饭,说 “好久没这么香的胃口了”。
说实话,之前我总觉得猪肚处理起来麻烦,还怕有腥味,试过一次没做好就放弃了。这次跟着我妈学了窍门,才发现原来没那么难。而且猪肚性子温,不挑人,50 岁后常吃,帮着护脾胃、促消化,比那些油腻的补品实在多了。今天就把我实操总结的 3 道家常做法分享给大家,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我爸 50 多岁后,就总愁 “吃啥都没胃口,吃点就胀”,这道青红椒炒猪肚丝简直是 “救星”。猪肚处理干净后脆生生的,配着青红椒炒,解腻又开胃,脾胃弱也能消化。
做法关键在处理猪肚,这可是我试了好几次才摸透的:
1.猪肚先翻过来,内壁朝上,用面粉抓揉 2 遍。说实话,一开始我用盐搓,总觉得黏液除不干净,后来我妈说面粉吸黏液更管用,试了果然如此。搓完用清水冲 3 遍,再把内壁的白色脂肪剪掉,那玩意儿太腻,50 岁后吃着负担重,必须剪干净。
2.冷水下锅,放猪肚、3 片姜、1 勺料酒,大火烧开焯水 5 分钟,中途记得撇掉浮沫,这是去腥味的关键。捞出来后别用冷水洗,用温水冲净,放凉后切成细丝,切细点不仅易入味,老人吃着也不费牙。
3.青红椒去籽切丝,别切太细,不然炒着容易烂。热锅倒油,油烧到六成热,放蒜末、剩余的姜片和葱段炒香,再倒猪肚丝大火翻炒 2 分钟,炒到猪肚丝微微发焦,香味就出来了。
4.加 1 勺生抽、少许盐调味,放入青红椒丝继续炒 1 分钟,只要青红椒变软、保留点脆劲就行,最后撒点葱花出锅。
我爸现在每周都让我做一次,配着米饭,他说 “吃着香,胃里还不发沉”,腹胀的毛病都减轻了不少。
我妈平时爱喝点凉的,一喝就容易拉肚子,自从喝了这道山药莲子红枣猪肚汤,就再也没犯过。猪肚暖脾胃,山药粉糯,莲子和红枣添点甜,喝着润乎乎的,胃里舒服还不口干。
做法步骤也简单,重点在食材搭配和炖煮时间:
1.猪肚按前面的方法处理好,切成 3 厘米长的段,别太短,不然炖着容易烂。干莲子提前用温水泡 1 小时,泡软后记得去芯,不然会有点苦,我第一次没去芯,我妈说 “喝着怪怪的”,后来就记住了。红枣去核切块,去核能防上火。
2.山药选铁棍山药,粉糯不烂,去皮后切成滚刀块,切好马上泡在清水里,不然容易氧化变黑,看着就没胃口。
3.砂锅里加足量温水,放入猪肚段、姜片、1 勺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放入莲子和红枣,盖着盖子炖 1 小时。我试过用筷子戳猪肚,能戳透就差不多了,这样口感不硬不柴。
4.最后放山药块,再炖 30 分钟就行。山药别太早放,不然会炖成泥,汤就不清爽了。炖好后加少许盐调味,撒点葱花,一碗暖汤下肚,浑身都舒服。
我妈现在每天早上都喝一碗,说 “胃里暖暖的,口干的毛病也少了”,冬天再也不敢喝凉汤了。
我老公最近总说 “稍动就累,没精神”,这道猪肚鸡汤喝了几次,他说 “感觉浑身都有劲了”。猪肚和鸡肉搭着炖,香味互补,鲜掉眉毛,喝着补劲足还不腻,孩子喝了也能补营养。
做法很简单,记住 “温水炖” 这个窍门就行:
1.猪肚还是按之前的方法处理好,切成条。土鸡剁成块,用清水泡 20 分钟去血水,中途换一次水。然后冷水下锅焯水,撇掉浮沫后,用温水冲净,别用冷水,不然肉质会变柴。
2.砂锅里加足量温水,放入猪肚条、土鸡块、姜片、葱段、1 勺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着盖子炖 1 个半小时。炖的时候别总开盖,不然香味会跑掉。
3.炖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鸡肉和猪肚,就可以加盐调味了,撒点葱花就能出锅。
我老公现在周末爬山前,都会让我提前炖好,喝完出门遛弯、爬山,都说 “不喘了,也不觉得累了”。
1.处理是关键:一定要用面粉搓洗、冷水焯水,把黏液和腥味去干净,不然再好吃也难以下咽。我第一次没处理好,腥味重,全家都没吃几口,浪费了一个猪肚。
2.做法要清淡:多炒、多炖,少油炸、少放辣。50 岁后脾胃受不了重口味,清淡做法才养人,还能保留猪肚本身的鲜味。
专家也说,50 岁后脾胃功能减弱,每周吃 1 次猪肚,比吃补品实在。不用追求多贵的食材,把脾胃养好了,吃饭香、身体才棒。现在猪肚正新鲜,大家赶紧试试,做给家人吃。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转发,让身边更多人知道这个养脾胃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