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心似云,
少积雨,
风轻日暖病难侵。
作者 | 英子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不少老人明明不沾烟酒,可身体却不如一些偶尔喝两口的人?
你是不是也疑惑,有些老人退休后天天在家“休养”,反而比上班时更容易生病?
人老了,身体就像用了多年的老物件,更得精心呵护。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碰烟酒,健康就有保障,却不知道这3件事,比烟酒还伤老人的身体。
01
情绪积压:老人爱生闷气,长期压抑是百病之源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老人!
子女一句不经意的话,老人心里能琢磨好几天;
跟邻居有了小矛盾,从不肯当面说,就自己躲在屋里叹气;
遇到不开心的事,要么闷头做家务,要么坐在沙发上发呆,所有情绪都自己扛。
老话说:“气大伤身,闷气伤肝。”
老人的情绪本就容易敏感,长期把委屈、不满憋在心里,就像在身体里埋了颗“定时炸弹”。
我们小区的张大爷就是这样,退休后一直帮儿子带孙子。
儿媳有时候抱怨两句带娃方式,他从不反驳,只是默默把话咽下去。
前段时间,张大爷总说胸口闷。
去医院检查,查出了冠心病,医生说和他长期情绪压抑有很大关系。
张爷爷躺在病床上才说:“其实每次儿媳说我,我都难受好几天,就是怕家里吵架,没敢说。”
你看,老人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坏情绪不会自己消失,只会悄悄伤害身体。
高血压、胃病、甚至一些慢性病,都可能和长期生闷气有关。
所以,老人要是心里不痛快,千万别憋着!
可以跟老伙计聊聊天,到公园跟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
哪怕跟子女好好说说心里话,都是释放情绪的好办法。
心情顺了,身体才能少遭罪,你说对不对?
02
久坐不动:退休后活动减少,身体机能下降加速衰老
我想问你,你家老人是不是退休后就变“宅”了?
早上吃完早饭,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一看就是一上午;
下午要么看电视,要么跟老邻居在家打牌,一坐就是大半天;
到了晚上,更是很少出门,直接窝在沙发上等着睡觉。
老话讲:“人老先老腿,常动才能健。”
退休后活动少了,身体机能就像生锈的零件,慢慢就“转不动”了。
我邻居李奶奶退休前在单位还经常走动,退休后天天在家待着。
不到半年就说膝盖疼,后来连下楼都费劲。
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是因为长期久坐,关节润滑液减少,肌肉也慢慢萎缩了。
后来李奶奶每天跟着小区的晨练队散步、做太极操。
坚持了三个月,膝盖疼的毛病就缓解了不少。
老人久坐不动,血液循环会变慢,肌肉会流失,免疫力也会下降。
不仅容易得颈椎病、腰椎病,还会加速衰老。
其实老人不用做剧烈运动,每天早上在小区走20分钟。
中午帮家里擦擦桌子、扫扫地。
晚上跟家人一起在楼下遛遛弯,就能让身体保持活力。
千万别等到走不动路了才想起活动,那时候可就晚了!
03
忽视小病:老人身体报警信号别轻视,拖延可能酿成大病
我相信很多老人都有这样的习惯!
早上起来头晕,觉得“可能是没睡好”,忍一忍就过去了;
吃饭时胃不舒服,想着“可能是吃多了”,自己找点胃药吃;
咳嗽了好几天,觉得“就是小感冒”,不愿意去医院。
可老人的身体不比年轻时,一点小毛病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
就像我老家的王爷爷,去年总说肩膀疼。
以为是受凉了,贴了不少膏药也没好。
后来疼得抬不起胳膊,去医院一查,是肺癌转移到了肩部。
王爷爷后悔地说:“要是一开始就去医院检查,也不会拖到现在。”
老人身体的抵抗力弱,小病拖久了很容易变成大病。
头痛可能是血压高的信号,胃疼可能是胃炎的预警,咳嗽不止可能是肺部出了问题。
所以,老人只要身体不舒服,不管症状多轻,都要及时去医院;
子女也要多留意老人的身体变化,定期带老人去体检。
正所谓:“小病早治,大病不犯。”
花点时间和钱做检查,换的是健康和安心,这多值啊!
04
写在最后:老人养生,做好这3点就够了
人老了,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气。
比起戒掉烟酒,做好这3件事更重要。
管理好情绪,别让闷气伤了身;
坚持适量运动,别让久坐拖垮了身体;
关注身体变化,别让小病拖成了大病。
就像老人们常说的:“三分治,七分养。”
老人养生不用追求多复杂的方法,把这些日常小事做好,就能少遭罪、多享福。
民间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守护好老人的健康,就是守护整个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