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手术治疗,很多患者比较帕金森病多数情况下无须手术治疗,但若药物控制不佳或出现严重运动并发症时,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干预。
帕金森病早期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能有效改善震颤、肌强直等症状。长期用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剂末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此时调整药物方案仍为首选。若症状持续恶化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评估后,美多芭冲击试验30分以上,且没有严重认知障碍等问题的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调节异常神经电活动,对震颤和运动迟缓有较好效果,但需严格筛选适应证。
不手术后期会如何?
运动症状加重: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会逐渐恶化,日常活动(如穿衣、进食、行走)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平衡障碍与跌倒:晚期会出现严重的平衡障碍,冻结步态,跌倒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骨折等严重继发损伤。
生活无法自理:疾病进展至晚期,患者可能长期卧床,丧失自主活动能力,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料。
严重并发症:长期卧床易引发肺炎(特别是吸入性肺炎)、尿路感染、压疮(褥疮)感染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包括尿潴留(可能导致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尿失禁、严重便秘(甚至肠梗阻)、体位性低血压等。
精神认知问题:可能出现抑郁、焦虑、幻觉,约30%的患者会发展为帕金森病痴呆(PDD),丧失认知和自理能力。
药物治疗无法保障基本生活:随着病情自然进展,左旋多巴等药物可能出现“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和异动症,药效减退,副作用增加。
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身体功能持续受损,社交活动极大受限,心理压力大,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都会显著降低。
帕金森病目前虽无法治愈,但及早规范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必要时的手术)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