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封面新闻)
文/闫雯雯
越靠近山,我们就越崇敬它。
距离达古冰川最近的黑水县县城,不过40公里的距离,海拔从2400米极速提高至3600米。但是,在这里是看不见冰川的,想要一睹“世界最年轻冰川”的真容,还得乘坐高山缆车,15分钟时间,从3600米抵达4860米的高处。
只有真正抵达过高海拔山地的人才知道,高原有多么顽强。
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种类肉眼可见地退缩:先是高大的乔木没了踪影;紧接着低平的灌木也不见了。到了4000米,山坡上就只剩下浅浅的草场。是的,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而是草株连牦牛蹄都盖不完的低矮高山草场。
“那边全是我们家的牦牛。”25岁的三郎东珠自称“达古冰川丁真”,他坐在缆车上指着下面稀稀疏疏的牛群说。他家是达古冰川下传统的牧民,如今跟着父亲一起在达古冰川景区工作。对于达古冰川的未来,他有些忧心,“每年都看着它在后退。”
一下缆车,冰川便“忽地”扑到了面前。那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巍峨如山的巨人,而是已经被全球变暖分割成数块的冰面。它们的四周,除了碎裂的花岗岩,一无所有。
冰川的观景台上,最美的景观是一汪青绿色的湖水,就像是一滴眼泪挂在了冰川的额面之下。这座湖叫泪湖,是座雪山堰塞湖,每一滴水都来自冰川融水。
相似的眼泪还有一滴,它甚至还没有机会被命名,就静静躺在17号冰川下,那是17号冰川融化形成的。三郎东珠遗憾地说,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大块冰川,没有湖。
我其实很明白,三郎东珠在忧心什么。高原,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低温低氧强风紫外线,时刻考验着动植物的生存能力,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影响高原的生态。
更严酷的考验来自水源。达古冰川之下,有诸多的高原海子,从情人海到牦牛海再到金猴海,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背后,是达古冰川持续的水源补给。
达古冰川的融水,作为支流补给,还会流入黑水河,最终汇入岷江、长江,滋养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创造姹紫嫣红的人类文明。
因此,只要冰川有希望,人类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