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中国企业出海正从“机会型探索”迈向“战略型深耕”新阶段,挑战与机遇交织推动出海主体突破传统模式。在此背景下,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记者深入一线调研,对话出海企业与服务机构,记录各类鲜活实践案例和故事,传递100个前沿样本,推出“100个出海观察”系列报道。——敬请跟随我们,见证出海路上的勇气、智慧与新生。
10月6日,香港的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下称“专班”)正式启动。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该专班将协调各政策局、部门和机构,为内地企业出海提供更全面、更大力度的支援。
香港贸易发展局(下称“贸发局”)是专班的重要组成部门。调研团记者第一时间走访调研贸发局,专访其华南首席代表黄天伟,挖掘这家拥有近60年海外推广历程的机构,有哪些独特服务经验,以及如何抓住专班成立契机,从“新”出发,为内地企业海外拓市场带来更高服务价值。
1到100扩展 破解“信息差”难题
“企业出海怕‘两眼一抹黑’,我们搭建了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让服务跟着企业跑。”黄天伟指着贸发局广州办事处墙上的全球网点图对调研团记者介绍。上面显示,贸发局已在全球设立了51个办事处,其中内地有13个。2025年新增的柬埔寨办事处,更让东南亚的服务触点增至7个。
这些海外“触点”的功能可概括为:组订单、搜情报、助落地。具体包括组织国际买家赴港参展、收集“一带一路”市场商业信息、提供本地协调与商会对接等,形成全链条支持体系。
此外,贸发局协助成立的“环球香港商业协会联盟”已汇聚38国49个商会、超一万名会员,多为与香港有业务往来的外国企业。黄天伟补充,每年12月举办的“香港论坛”邀请特区政府高层介绍政策动态,并协助企业与会员进行商业配对,共同打造更广阔的“资源池”。
第25届“香港论坛”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51个全球办事处和49个海外商会,共同构筑起100个关键服务节点,见证了贸发局将一个个“信息孤岛”串联成“全球通路”的坚实历程,也为内地企业出海铺设了通往世界的“金色跳板”。
1对1配对 助力企业“精准命中”
掌握全球资源库仅是第一步,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找到“对的人”,才是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贸发局的“一对一配对”服务,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调研团记者了解到,该服务依托贸发局全球服务网络,联动当地政府与商协会筛选真实需求,再从资源库中智能匹配合作伙伴,并在展会前安排专属洽谈档期。“从对接到达成合作,全程免费支持。”黄天伟强调。就在2025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该服务共促成800多场一对一洽谈,这在业内非常少见。
2025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环球投资项目对接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为进一步提升效率,贸发局还在30多个展会引入AI技术,买家输入关键词即可自动推荐展商,替代传统“逛展淘商”模式。“AI+展览”数字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展后持续对接。
1+1协同 共拓出海新航道
近年来,广东与香港经贸合作屡创佳绩。2025年上半年,粤港进出口总额达5668.5亿元,增长7.9%,反映出两地“拼船出海”模式的坚实基础与发展潜力。
今年5月,香港特首李家超带队访问卡塔尔、科威特。期间,贸发局首次组织20多位内地企业家随行,涵盖金融、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促成了59项合作备忘录。佳都科技、亿航智能等企业负责人表示,此行既借香港信用背书与当地建立了合作联系,也发现产品技术在香港有产学研用合作空间。
2025年5月,香港特首李家超率领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及科威特。受访者供图
除组团出海外,粤港常态化合作也在深化。贸发局有16个香港展会纳入广东省“粤贸全球”计划,2024年帮助上千家粤企获取展位补贴。2025年还将联合开展粤东西北对接会,助力区域企业共享出海资源。
随着专班启动,贸发局将再造资源网络以及服务品牌价值,并通过与投资推广署、香港驻内地办事处共同构建的一站式平台,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商务对接等服务。按计划,专班将于年底前制定工作策略并举办首场大型推广活动。
调研团记者认为,贸发局围绕企业实际需求,提供扎实服务,能帮助企业降低出海成本、提高成功率。对计划或已出海的内地企业而言,这样一个实在“帮手”,或许正是打开全球市场的关键支持。
南方网智库出品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健鹏 黎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