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景德镇瓷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化,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前夕,在景德镇市文旅局的指导下,市瓷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新推出“瓷业文化遗产主题游”。“双节”8天假期里,“瓷业文化遗产主题游”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深受游客青睐,成功跻身假期文旅市场“新爆款”。
游客在御窑博物馆观赏《青花上河图》
10月5日,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绚烂瑰丽的展厅内,来自浙江台州的游客王女士佩戴着互动手环,缓步走进《青花上河图》展区。当她在展区的感应点轻轻一碰,屏幕上瞬间绽放出一朵色彩绚丽的莲花,紧接着,几道与青花相关的趣味问题依次弹出。王女士结合自己的理解认真作答后,便顺利进入下一个感应点继续探索。就这样,她一边漫步观展,一边通过手环与感应点的互动深入体验——在一次次问答与场景切换中,王女士不仅了解了元青花从诞生到传承的“前世今生”,还在趣味互动游戏里成功解锁了自己在画中的专属身份“把桩师傅”。“太有意思了!每一次手环与感应点的触碰,都让我对陶瓷文化多一分认识和喜爱。”王女士的真切感受,既是“景德镇瓷业文化遗产游”中游客的普遍心声,更精准道出了这个主题游最打动人心的亮点——让厚重的文化遗产,在沉浸式互动中变得可感、可知、可玩。
湖田窑遗址内游客参加中秋话非遗活动(吴文供图)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游客深度感受瓷业文化遗产价值、获得优质游览体验,“瓷业文化遗产主题游”精心设计了5条精品遗产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需求:包括“瓷国明珠”一日游、“瓷乡雅韵”两日游,以及“瓷业高峰”“瓷源密码”三日游、“瓷都漫游记”四日游。该主题游覆盖镇区瓷业生产中心、湖田古瓷窑址、高岭瓷土矿遗址、蛟潭窑柴燃料产区、长岭瓷石矿遗址五大核心片区,串联9个核心展示馆,共形成37个特色要素点。同时,主题游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扩大影响力:官方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游玩攻略与主题短视频,线下印制并发放数万份中、英文版《瓷业遗产旅游手绘地图》及《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宣传折页》,既提升了瓷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公众认知度,也为游客深度游览提供了清晰指引。
游客在景德镇陶阳里体验窑工“工夫”
在优化游客体验、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面,景德镇市瓷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一步深化展示阐释工作,推出多项特色内容:在9个核心展馆常态开放的基础上,新增《御窑考古与文物修复基地》《珠山·御窑·宫廷》《留住根脉》等线下专题展览;打造《何以景德镇》VR剧目、“御窑青花上河图数字艺术展”等数字体验项目,并在御窑厂北麓遗址、落马桥遗址等5处遗址推出MR混合现实数字交互项目,从多维度增强遗产阐释的生动性与感染力。与此同时,主题游还开展“徐家窑开窑节”“祭窑神”“陶阳里来信”“运坯挑战”“茭草打包展示”,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等10余项文化活动,生动诠释瓷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理念。此外,还联合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浮梁县文管所、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等遗产片区责任单位,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共同发起“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吸引超10万人次公众参与,形成“专业保护+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氛围。
作为景德镇瓷业遗产保护工作在节假日场景下的“首次大考”,市瓷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此次提前部署、严密防控,全力保障主题游安全有序。一方面,严格落实“监测中心+监测站+保护站”三级安防体系,每日安排超50人值班值守,依托专业监测系统与智慧文旅平台实时监测客流变化,及时开展动态预警与精准管控;另一方面,景德镇市文旅局、市瓷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申遗办联合开展6轮一线督导,严格执行“每日安全巡检+网格巡查”双重机制。假期期间,累计出动巡查人员80余人次,发现并妥善处置各类问题27个,处置率达100%,最终实现“遗产零损坏、安全零事故”的目标,为游客营造了安全、安心的游览环境。
图文:吴晓燕
编辑:张仲灏
校对:王宇琦
一审:张佳鑫
二审:吴海泉
三审:余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