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大厅,75岁的王先生攥着身份证,在人流与自助挂号机前面露茫然。此前,他拒绝了女儿陪诊的请求,坚持“自己能行”,可面对现代化就医环境,却不知如何下手。
“先生,您需要帮忙吗?”一位护士微笑上前,告知医院提供陪诊和代办服务,并为王先生贴上“爱心助老”贴纸,搀扶他前往“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短短几分钟,挂号手续便办理完毕,王先生长舒一口气,感慨“这服务真是太好了!”
据悉,为落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开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的通知》精神,响应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建设老年友好社会的号召,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将“老年友善”理念融入医疗服务各环节,门诊率先设立“爱心助老服务处”,推出陪诊及代办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便捷、贴心的人文服务,化解他们就医时的难题。
随后,从测视力、眼压,到引导至检查室门口报到,护士全程搀扶着王先生,还不时提醒:“待会测视力眼压的时候要注意……”这份专人指引与帮助,让王先生倍感亲切,仿佛自家晚辈在身旁陪伴。
就诊时,医生讲解病情和用药涉及不少专业术语,耳背的王先生听得云里雾里。护士见状立即俯下身“翻译”:“医生意思是,您眼底的血管就像用久的水管,有点硬化,影响了视力。开的药是帮您‘保养水管’的,平时饮食也得多注意……”
医生开完药后,护士帮王先生取药,并拿出“卡通点眼时间表”——用卡通图画标注眼药使用时间,清晰易懂,助力老人准确理解医嘱。
最后,护士将王先生送至门诊大楼门口,还贴心叮嘱:“先生,眼药要按时用。下个月我们会打电话提醒您复诊,可别忘了接电话!”这项“持续随访服务”是“爱心助老服务处”的承诺,确保关怀覆盖康复全程。王先生连连点头,心中满是暖意。
王先生的就医经历,是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积极创建“老年友善科室”的生动写照,从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服务、友善环境四个维度发力,推出全程就医指引、便捷挂号服务、手续协办与引路、适老设施保障等十条举措,在细节处为75岁以上老人提供便利。
“爱心助老服务处”还设有便民箱,内有老花镜、放大镜、胶带、纸杯、针线盒等物品,同时放置科普宣教手册,方便患者取用;此外,医院提供免费租借轮椅、雨伞服务,配备血压测量设备和低血糖应急物品,为老年患者就医安全保驾护航。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像王先生这样的长者,都能在安全、便捷、舒适的环境中就医,安享健康晚年。未来,医院将继续以政策为指引、以人文为内核,做好银龄患者就医路上的“温暖灯塔”,用专业照护与用心陪伴,守护老年患者的“清晰视界”。(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张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