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早晨的马桶上,小陈又一次陷入焦虑——没有那两颗小药丸,肠道就像被按了暂停键。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半年,从偶尔便秘到离不开泻药,她感到身体正一步步失去控制。
吴书勤医生
“像小陈这样的患者,门诊中每天都会遇到。”胃肠病专家吴书勤主任说,“许多人不知道,长期依赖泻药,可能让肠道功能‘躺平’,失去自主运动的能力。”
肠道也会“躺平”
吴书勤主任解释,正常情况下,肠道有自己的蠕动节律,像一位勤劳的管家,自主安排工作。但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相当于不断有人催促管家干活,久而久之,管家发现“反正有人提醒”,便不再主动工作,肠道就进入了“躺平”状态。
这类患者往往有共同特征:开始是偶尔便秘,用药后立竿见影;接着发现药效越来越差,不得不加大剂量;最后即便用药,效果也大不如前。
识别肠道“躺平”的信号
除了依赖泻药,这些症状也提示肠道可能出了问题:
排便费力,总有排不尽感
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三次
粪便干结,呈羊粪蛋状
腹胀不适,食欲减退
吴书勤主任补充:“从胃肠病学角度看,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虽然这与肿瘤的直接关联尚不明确,但肠功能受损是确凿无疑的。”
让“躺平”的肠道重新站起来
解决泻药依赖需要耐心和方法。吴书勤主任建议:
逐步减量:不要突然停用泻药,而是循序渐进地减少剂量和频率。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吴主任特别提醒:“纤维摄入要循序渐进,突然大量增加反而会加重腹胀。”
充足饮水:保证每天1.5-2升水,纤维需要充分吸水才能膨胀软化粪便。
建立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培养肠道的规律性。
“治疗过程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吴书勤主任说,“肠道需要时间忘记对泻药的依赖,重新学会自主工作。”
如何看待泻药依赖
中医认为,长期使用苦寒泻下的药物会损伤脾胃之气,导致气虚无力推动肠道运转。这就像用鞭子抽打疲惫的马,短期内马会奔跑,但最终会力竭而倒。
对于已经形成依赖的患者,中医通常采用益气养阴、润肠通便的方法,既补充身体消耗的气血津液,又温和地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何时需要专业帮助
吴书勤主任建议,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泻药依赖超过一个月
自行减药后出现严重便秘
伴有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肠道是我们身体的‘第二大脑’,它的健康直接影响整体状态。”吴书勤主任最后强调,“打破泻药依赖虽然需要时间,但每一步都是在帮助肠道恢复自主生命力。”
当肠道不再“躺平”,身体自然会找回轻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