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特朗普那边的风向又变了。
几个小时前,他还在社交平台上言要给中国商品加上三位数的高关税,连关键软件的出口也要掐断,那种强硬的感觉,好像贸易战的随时都会开启。
可转眼间,他在记者会镜头前,语气却缓和下来,说愿意坐下谈谈,想跟中方见个面。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
这场情绪的快速转弯,只用了短短几个小时,点燃这股风暴的,是中国最新的稀土管制措施。
一份清单悄然公布,上面多了五种稀土元素的名字,钬、铒、镥、铽还有镱。加上之前就受控的七种,加起来有十二种关键材料被收紧了出口。
这个动作幅度不小,白宫承认,事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像是一场没有预告的突袭。
要知道那些稀土,正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软肋,芯片要用,军工要用,连汽车和电动机都离不开。
中国这边一出手,压力便直接压在了美方的神经上,华尔街日报的文章里,甚至用了史无前例这个词来形容。
图|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
特朗普的情绪波动,源头也就在这里,据说他在白宫会议上很生气,要停止从中国进口任何东西。
没过多久,社交平台上又出现了他的长文,字里行间都是对中国收紧出口的指责,甚至还透着取消会面的意思。
紧接着,他又话锋一转,说关税可以等到11月1日再实施,还轻描淡写地补了一句,时间还够,我们还能谈。
中方的管制措施,明确了一点,任何使用了中国稀土或相关技术的外国公司,其产品出口都绕不开许可。
特别是半导体和军工这类敏感地带,审批的门槛提得更高,这无异于将那只看不见的手,从矿石源头一直延伸到了整个技术链的末梢。
图| 重庆,中国稀土集团
最先受影响,是美国的汽车产业,电动车的心脏,电机,还有那块决定续航的动力电池,哪一样都缺不了稀土。
而中国的提炼技术和磁体制造工艺,在全球几乎找不到对手。
特朗普的团队很快便意识到,一旦那条出口的线被掐断,美国的电动车供应链恐怕立刻就要瘫痪。
作为回应,中方也松了松手,开了一道小口,给美国那三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批下了一张为期六个月的临时出口许可,这张薄薄的纸,在外界看来算是一个缓冲。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可对美国的汽车产业而言,这六个月的时间就像是高空钢索,走得步步惊心,供应链那根弦依旧紧绷,随时都可能断裂。
一些零部件供应商的电话已经打来,要是稀土供应持续受阻,他们的生产线就只能按下暂停键,而生产的暂停,带来的远不止是仓库里堆积的库存,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巨大影响。
资本市场的嗅觉,甚至比白宫的反应还要快上一步。
关税的消息一出来,道琼斯指数的屏幕上的数字瞬间下滑了三百多点。
这个场景和去年四月有些相似,那时双方的对等关税冲到了三位数,美国股市的市值,好像薄冰一样,一夜之间就蒸发掉数千亿。
图|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
那场冲击的余波,也让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关系彻底走向了冰点。
他的汽车业务是风暴的中心,特斯拉在中国本来有很大的市场,销售和零件的成本数字变得越来越刺眼,就连欧洲那边的消费者也开始摇头,销量图表一路向下。
这一连串的麻烦,最终逼得他不得不对着媒体,公开说出自己的不满。
其实像马斯克这样处境尴尬的远不止一个,美国有很多这样的全球化公司。
他们的生存逻辑很简单,就是全球采购原料,再卖到全世界去,中国市场这块蛋糕,谁也无法忽视。
结果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下来,最先感到疼的,反而是这些自家的企业。
图| 中国上海港
更具戏剧性的是,其中不少公司的名字,还印在他的竞选捐款名单上,共和党收到的那些厚厚的支票,背后就是这些公司的身影。
所以他要是真敢把关税加到百分之百,那些捐钱的金主们肯定不会坐着不动。
特朗普后来的态度有所松动,背后推着他的,正是这些现实的压力,他心里很清楚,这根本不是一次性的买卖,而是一串会接连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美国制造业的依赖问题,一直都是是个绕不开的事实。
美国的工业机器一旦少了中国的零件就转不动了,小到电子元件,大到家电里的核心部件,更别提电池和稀土,自己生产根本不够用。
图|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5日,美国华盛顿州埃弗雷特市,在波音宽体客机工厂附近的探路者工厂
几十年来,那些工厂主早就习惯了把生产线搬到海外,成本低的地方去,而中国,有着完整的链条和稳定的产出,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现在突然说要脱钩,没人能在一年内从零开始建起一整套稀土产业链,从挖矿到提炼再到制造,要是真把税加上去,企业主们只会觉得“卡脖子”。
更何况,政府根本没给他们留条活路,前几轮加税,连个补贴的说法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过渡方案。
成本压在企业身上,最后还是会转到货架的价签上。
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增高,供应链说断就断,投资人的信心也跟着摇摆不定,这些问题像回旋镖一样,最终都会打回美国经济自己身上。
图|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一超市的肉类货架,物价上涨
所以那百分百的关税听起来更像是在谈判桌上拍桌子,而不是真要签发的文件,他故意把日期定在11月1号,给自己留足了后路,毕竟谈判桌还在,那这事就总有得商量,先说最狠的话,再悄悄留个台阶下,这套路大家也都看熟了。
特朗普在访谈的镜头前,坦言对中国稀土管制的决定有些意外,话语间却留了余地,透露出十一月前想见面的想法。
他说只是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法子,这种表态,一半是强硬姿态,一半是策略考量。
这场博弈回头看,中国的棋路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步步铺陈,早在上半年,限制出口的通知就悄然下发,如今的新规范围更广,力度更深。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所以他那些强硬的话,更多是说给国内听的,为了那个强势的形象,而话锋一转的温和,才是对现实的低头,毕竟冰冷的经济账本摆在面前,任何政治姿态都得让路。
这次口风的转变,不代表关系就在回暖,特朗普想谈因为他看清了谈才是唯一的出路,贸易战耗下去,只会是两败俱伤,而坐下来,至少给局面留了点余地。
参考资料:
1.《多方关注中国强化管控稀土出口》2025-06-06 09:15 | 来源:环球时报
2.《特朗普宣布中型和重型卡车进口关税将于11月1日生效》2025-10-07 05:02 | 来源:财联社
3.《美股暴击,美债狂欢,10年美债收益率盘中下行超9BP接近4%》2025-10-11 14:19 | 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