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8月,刘阿姨像往常一样卖着豆浆,身体却突然出现了异常——全身发黄。皮肤黄、眼珠黄、小便黄,还浑身发痒。在当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后,9月,她在家人陪伴下来到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CT检查结果显示:肝总管管壁增厚,占位!
医生不建议手术,甚至对家属坦言:“即便手术,也活不过两年。”但刘阿姨的女儿坚持不放弃,最终医院为刘阿姨进行了“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显示:胆管腺癌I级。看到是早期,家人都松了口气。
然而术后一个月,伤口迟迟不愈合,还出现了感染,刘阿姨每天都需要服用止痛片。这时,一直被瞒着的刘阿姨才得知自己患的是癌症,一度陷入绝望想要放弃。孩子们鼓励她:“妈,手术都做了,咱们慢慢治,不能放弃!”
家人带她辗转上海、南京多地求医,效果都不理想。回到安徽后,她在省肿瘤医院接受了3次介入治疗。2015年4月,介入治疗结束,但刘阿姨的身体状况依然很差。

“疼得睡不着,也坐不住。”刘阿姨回忆,“每天半夜我都在客厅来回走,怕吵到家人,还让他们关好门。”她被病痛折磨得失去了信心,对家人说:“都说得了这个病只能活半年,我怕是过不了这个冬天了……”
转机出现在儿媳回娘家探亲时。听说同村一位胆管癌邻居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了两年中药后病情稳定,家人立刻看到了希望。
2015年7月3日,刘阿姨在家人的搀扶下找到袁希福院长,开了一个月的中药。“当时其实不抱什么希望,”刘阿姨说,“但家人都劝我试试。”
一个月后,腹痛明显缓解。看到效果后,刘阿姨坚持服药。三个月后,疼痛基本消失,只剩下偶尔的隐痛,睡眠质量也大大改善。
考虑到经济情况,症状稳定后刘阿姨暂停了服药,办理了慢性病卡。此后三四年间,她断断续续服用了几个月中药。2018年,感觉身体稳定的她重新摆起了早餐摊,每天从凌晨三点忙到下午三点。

抗癌路上总有波折。2018年9月,她因腹胀发现直肠息肉并进行了切除;2022年4月,持续一个月的腹胀恶心被诊断为“胆管癌肝内复发”,她接受了“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开始了靶向药联合化疗的治疗。
2024年1月,为了调理身体、为后续化疗做准备,身体虚弱的刘阿姨再次找到袁希福院长寻求中药治疗。
今年4月26日,刚结束化疗出院的刘阿姨坚持参加了“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尽管因身体不适中途离场,她仍乐观地说:“不做化疗时都正常,就是化疗后会恶心呕吐,吃了中药就能缓解,我一直坚持吃。”

看着婆婆抱病参加活动,儿媳在会场忍不住泪流满面。十年抗癌路,有艰辛也有温暖。正如刘阿姨所说,家人的陪伴和坚持,让她在医生预言的“两年”之后,又走过了八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