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本该是一天中最安稳的时光。可对有些人来说,夜晚却成了身体“发警报”的时间段。有些人半夜被汗湿的衣服弄醒,有的人咳得停不下来,有的人怎么躺都疼,还有的人总是莫名其妙地醒来再难入眠。

这些看似小毛病,其实可能藏着大问题。总有人说:“白天忙忙叨叨的,哪有空听身体说话?夜里才是真实的。”说得其实挺对的,身体有病的时候,最藏不住的,就是夜里。
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大张旗鼓地出现,有时候,它们会悄悄地,用一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提醒。很多时候,就是从夜间的不适开始。
医学上讲,癌症在早期往往隐匿性强,不易察觉,但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如果有人在夜间反复出现这几种情况,就不能再当“小毛病”忽视。

一、夜间盗汗:不是热,是癌在“排毒”?
出汗是排毒?不一定。夜间醒来发现衣服、枕头都湿透了,这种情况不是谁都遇到过。尤其是现在已经入秋,晚上天凉,照理说不会出那么多汗。
但有些人每晚都会这样,甚至要换好几次衣服才勉强能再睡。这种大汗淋漓的情况,在医学上叫“盗汗”。不是睡热了,也不是盖厚了,而是身体在异常地调节温度。有些癌症,比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在初期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盗汗,尤其是晚上睡觉时。

有研究指出,约三分之一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确诊前会出现夜间盗汗。它不是身体“排毒”的方式,而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过度造成的体温调控异常。身体在和异常细胞斗争的过程中,代谢水平会发生剧变,进而造成自律神经紊乱。
就像个坏掉的恒温器,自己都不知道该热还是该冷了。盗汗还有可能合并低热、体重减轻和乏力,一起出现的时候就要格外当心了。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会以为是天气原因、虚火或者更年期的表现,耽误了早期发现。

二、睡觉咳不停:咳嗽不是感冒,是肺癌“打招呼”?
咳嗽没感冒,也可能不是支气管炎。总有人说最近空气不好或者受了凉,一咳就是半个月。但要是每天晚上咳得更厉害,平躺不舒服,侧躺也咳,甚至被咳醒几次,那得留心。
长期的夜间咳嗽,很有可能是肺部出了问题。肺癌在早期,尤其是周围型肺癌,往往没有很明显的症状,但若肿瘤靠近气道或者肺门区域,就可能刺激咳嗽反射弧,导致咳嗽频发。
有数据显示,在肺癌初诊人群中,约有70%的人以慢性咳嗽为首发症状。而夜间咳嗽频繁的原因,除了体位导致的肺部分泌物回流,也可能是肿瘤影响了气道黏膜。

再者,有些人用了镇咳药也不见好,一拍胸口隐隐作痛,或者痰中带血丝,这些都是不能忽略的信号。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要“抗感冒”,反复无效的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得厉害,要做影像学检查排查肺部肿瘤。
三、夜间疼痛:越睡越痛,是癌细胞“作怪”?
还有一种更难受的,是晚上越睡越疼。有些人躺下时好好的,迷迷糊糊间腰疼背疼、肢体隐痛越来越明显,翻个身都困难,疼到醒。这种“睡着疼”的感觉,不是普通劳累,也不像是关节炎或者椎间盘突出。

某些癌症,比如骨转移癌、胰腺癌、晚期胃癌等,在夜间疼痛会加剧,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在晚上的活跃程度高于白天。骨转移的癌细胞常常喜欢“侵蚀”骨质,白天因为活动分散注意力感觉还没那么强烈,但夜间静卧时,疼痛变得特别明显。
特别是癌性疼痛往往带有持续性和难以缓解的特点。有研究指出,超过85%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夜间痛感,尤其以骨转移最常见。
还有一个特征是,这种疼痛不受体位改变或活动影响,吃普通止痛药也很难缓解,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这种夜间疼持续几周以上,那就不是普通疲劳或劳损了,要尽快查明原因。

四、半夜频繁醒:不是神经衰弱,是肿瘤在“作祟”?
睡不好不一定是失眠,也可能是“肿瘤在提醒”。有些人晚上明明很累,但总是睡一两个小时就醒一次,翻来覆去地睡不实。有人以为是压力大、焦虑或者神经衰弱,可事实上,有一类肿瘤会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让人整晚不安稳。
例如脑部肿瘤、肾上腺肿瘤、甲状腺癌等都可能引起睡眠节律紊乱。尤其是脑部肿瘤,它可能压迫中枢系统中负责调节生物钟的区域,让人总是在固定时间醒来,却无法再入睡。也有的肿瘤通过释放激素、细胞因子影响褪黑素分泌,打乱正常的睡眠结构。

有文献统计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中,超过60%的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以夜间多次醒来、早醒为主。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类似抑郁的表现,比如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但如果这些表现伴随莫名的消瘦、乏力等,就不能再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了,应该考虑是否为肿瘤相关综合征。
人在夜晚对痛觉、温觉、体内变化的感知更加敏锐,这是大脑在“关掉白天杂音”后,专注地感知身体反馈。有些信号,白天被压下了,但夜里会冒出来。所以,夜间的这些“异常反应”,往往是肿瘤初现的机会窗口。

说到底,癌症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总有前兆,只不过很多人习惯把这些当成“年纪大了”“身体虚了”。可身体可没那么容易老,它只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提醒了几次,发现没人理它,就不说话了,等你真的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
其实从医学角度来看,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直接决定预后。以肺癌为例,五年生存率在早期可以达到70%以上,但到了晚期则可能不足20%。晚期骨转移癌、肝癌、胰腺癌等癌种,其五年生存率甚至低于10%。而绝大多数人确诊时已是中期以后,主要就是因为忽略了早期的“身体语言”。

现在很多人习惯熬夜、饮食不规律,还觉得身体有点小不舒服就“扛一扛”,但身体可不是一直都扛得住。白天忽视的信号,夜里一一浮现,也许正是身体在提醒:别再装作听不见了。
参考文献:
[1]王洁. 肿瘤相关性夜间盗汗的机制与临床表现[J]. 临床医学, 2022, 42(5): 689-693.
[2]刘强,陈立. 肺癌早期症状识别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3, 31(4): 272-276.
[3]张燕. 癌性疼痛的识别与管理[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4, 30(3): 215-220.
[4]赵蕾,胡婷. 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机制探讨[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3, 22(1): 43-47.
[5]郭华. 恶性肿瘤早期识别策略探讨[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5, 29(2): 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