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啥”是现代人最纠结的难题之一,没空带便当的年轻人反复刷着外卖平台的列表,才能勉强选出今日的午餐。
外卖难选,还不一定好吃,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点外卖已经成了大部分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有研究显示,长期吃外卖会折寿,外卖竟然这么伤人吗?
01
外卖市场蓬勃发展
要说外卖有多受欢迎?咱们来看个数据吧: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 5.21 亿。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 2022 年中国外卖平台消费者年龄分布中,2.2% 消费者年龄在 20 岁以下,37.3% 消费者年龄在 21~30 岁,50.8% 消费者年龄在 31~40 岁,6.9% 消费者年龄在 41~50 岁,2.8% 消费者年龄在 50 岁以上。

由此可见,平时经常点外卖的大多都是职场上班族,但常吃外卖危害真的太多了。
02
常吃外卖会折寿?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荣爽教授等人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期刊上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1999-2014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的35084名20岁或以上的成年人,他们在面对面的家庭访谈中报告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包括在家做饭、在外就餐等的频率。
在平均17年的随访中,2781人死亡,其中51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638人死于癌症。调查人员研究了去餐馆就餐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与几乎不在外就餐的人相比,每天≥2顿在外就餐,全因死亡率增加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症死亡率增加67%。
该研究是最早量化外出就餐与死亡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之一,作者解释,尽管新出现的证据仍然有限,但表明经常外出就餐与慢性病风险增加有关,如肥胖和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病的生物标志物。
此前,一项澳大利亚的研究也显示,每周吃两次或更多外卖食品与年轻男性和女性中度腹部肥胖的饮食质量较差和患病率较高有关。每周食用两次或更多外卖食品,男性中度腹部肥胖患率高31%,女性则高25%。
而2012年发表在《公共健康营养》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爱做饭的人更长寿,尤其对于女性。在随访10年中,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超过5次的人死亡风险降低50%。

03
4 个方法,教你健康吃外卖
虽然明知吃外卖不健康,但社畜们也是迫于无奈,不得不吃。那么,怎样才能吃得稍微健康点呢?4 个建议可尽量安排上:
1. 注意荤素搭配
点外卖的时候最好选择有菜有肉的搭配,备注写“少油少盐”,提醒商家清淡一点。同时自备一些方便吃的蔬菜,比如黄瓜、圣女果、西红柿,洗干净后就能直接吃,很方便。
2. 避免重口味菜肴
麻辣香锅、红烧肉、溜肉段、锅包肉、水煮肉片、干煸肥肠等菜肴都是重口味的,尽量别点,带汤的菜尽量别喝汤。如果点的是盖浇饭,最好让商家饭菜分开放,不要扣在一起。
3. 主食别吃太多
外卖的主食都是大分量,可以和同事两个人点一份主食,吃着刚刚好,还可以自带烤红薯、煮玉米、燕麦片、全麦面包代替一部分主食,增加粗粮摄入。
4. 自带餐具
外卖盒子基本都是塑料制品,有的是一次性泡沫饭盒(PS 材质)、有的是长方形或圆形塑料盒(大多是 PP 材质)、还有的直接用塑料袋(常见为 PE 材质)。
我国研究人员的实验表明:这些常见材质的塑料容器都会释放片状微塑料,释放的比例最高的是 PS 容器,PP 的释放比例约为 PS 的一半。这可能是因为 PS 材质结构松散、表面粗糙,容易导致容器中的微塑料增多。特别是用打包袋、打包盒盛装温度高的食物,会让微塑料释放得更多。比如热咖啡、热奶茶、热的外卖……
所以,对于经常吃外卖的小伙伴,自备餐具很有必要!一定要叮嘱商家别用 PS 材质的塑料盒打包,并将送来的外卖及时倒入自己的餐具中。
不论吃外卖也好,自己做饭也好,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