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9月,郑阿姨的“吃饭难题”来得毫无征兆。原本狼吞虎咽的她,渐渐连馒头都咽不下去,总觉得喉咙卡着东西。“以为是扁桃体发炎,吃了消炎药也不管用。”家人慌了神,带她去登封市人民医院检查。食道造影结果如惊雷炸响:“食管癌。”

老伴当即决定去郑大一附院手术,可钱刚交齐,亲戚说新密市中医院有熟人。“当时也急,就转了过去。”9月30日,郑阿姨在新密市中医院接受了食管癌切除手术。手术很顺利,但术后医生要求化疗——“为了防止复发,必须做。”
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化疗病房,成了郑阿姨的“噩梦起点”。前两次化疗后,她开始剧烈腹胀、恶心呕吐,头发大把掉,甚至莫名流鼻血。“以前在家种地、做饭,身子骨硬朗得很,现在连坐起来都费劲。”老伴回忆,那半年她瘦了20多斤,“看着都快不行了,我半夜偷偷哭,怕她熬不过去。”
8次化疗结束,郑阿姨的指标没见好,身体却先“垮了”。全家陷入绝望:“难道手术白做了?化疗反而加速了恶化?”
转机出现在省肿瘤医院西门口的一块牌子——“不吃中药别找我”。经人打听,老伴带着郑阿姨直奔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2012年1月17日初诊时,郑阿姨的状态让袁希福院长都皱了眉:面色惨白、精神萎靡,连从车上下来都要女婿搀扶,胃里翻涌着恶心。“先开3天药,一天3包,想办法喝下去。”袁院长语气笃定,“有效果再来,没效果也不用勉强。”
老伴攥着药方,硬扶着郑阿姨喝了第一口。没想到,3天后恶心呕吐竟明显减轻;10天后,她能自己下楼散步;1个月后,不仅能正常吃饭,还能帮着做饭了。“以前喝稀粥都吐,现在能吃面条、饺子!”老伴激动得逢人就夸。
此后,郑阿姨成了希福医院的“常客”。2014年4月,她带着锦旗参加“第四届抗癌明星交流会”;2017年复诊时,她面色红润、步履稳健,医生都说“恢复得像没得过癌”。
2024年4月,郑阿姨第三次参加“希福中医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站在活动现场,她笑着说:“现在能做家务,前几年还在小区做保洁,今年才歇下来——身体好着呢!”


这14年,她的复查报告始终“干净”:食道吻合口无异常,肿瘤标志物正常。老伴总结:“手术化疗是基础,中药是‘补给线’,托住了她的身体。”
从“连饭都吃不下”到“打零工遛弯”,郑阿姨的经历没有戏剧性的“治愈神话”,却真实得让人安心——它证明:癌症治疗的路上,哪怕走到“快不行了”的绝境,也可能有转机。关键是别放弃,换个思路,或许就能迎来“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