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3日讯(通讯员 彭宇 刘艳红)“很感谢刘医生用精湛的中医技术帮助我重返赛场,助力我实现了冠军梦!”近日,一位18岁的田径运动员小禹(化名)来到浏阳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疼痛治疗部感激的说道。
据了解,正处于备赛关键期的小禹在训练中因踝关节扭伤复发,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几乎无法继续训练。然而,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训练时间非常宝贵。得知浏阳市中医医院在康复治疗上独具特色,家属当即陪同他来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针灸•推拿•康复•疼痛治疗部副主任医师刘艳红结合患者伤情,制定了一套结合了针灸、刺络放血、冲击波等技术的综合中医康复方案。经三个周期的系统治疗以及归队后的康复训练,助力他重返赛场。在之后的全国U系列田径联赛中,凭借自己努力一举夺得U20组男子110米栏冠军。
在这位运动员的康复中,运用了哪些“中医组合拳 ”,一起来了解下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运动损伤,在中医眼里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运动损伤”属“筋伤”范畴。其核心病机可以概括为三点:
1.气滞血瘀:损伤导致局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所以会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
2.筋脉受损: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统称为“筋”)的撕裂或拉伤,导致关节活动不利,“屈伸不能”。
3.肝肾不足:从根本上看,肝主筋,肾主骨。长期的运动消耗会耗损肝肾精气,使得筋骨失于濡养,更易受伤且恢复缓慢。
理解了这三点,就能明白,中医康复的核心目标不仅是消除症状,更是“通经络、行气血、续筋脉、强筋骨”,为一个完整的康复周期保驾护航。
中医“组合拳”出击助力康复
第一阶段:急性期——“釜底抽薪,急去其标”(伤后1—3天,以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
核心疗法:刺络放血
原理:这是解决急性肿胀的“利器”。在肿痛最明显的部位,用针具点刺放出少量瘀血。这相当于直接为局部高压的瘀滞气血打开一个“泄洪口”,能迅速降低组织内压力,达到“祛瘀生新”、消肿止痛的立竿见影之效。正所谓“陈血不去,新血不生”。
第二阶段:恢复期——“通经活络,重建功能”(肿胀消退后,以疼痛、活动受限、力量不足为主)
核心疗法1:针灸治疗
原理:这是康复的主力军。通过针刺远端和局部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解溪、阿是穴等),能强力地行气活血、舒筋通络。针灸不仅能有效镇痛,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输送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并调节整体气血状态。

核心疗法2:冲击波治疗
原理:这是现代科技送给传统康复的“神兵利器”。冲击波利用高能量声波,可以松解粘连的软组织,刺激损伤部位产生新的血管,激活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从根本上促进组织再生。它与针灸相辅相成,一个从“能量”和“信息”层面调节,一个从“物理”层面深度治疗。
第三阶段:康复期与预防——“固本培元,防患未然”
核心疗法:中药与功能锻炼相结合
中药内服外用:初期用活血化瘀的汤剂(如桃红四物汤加减),后期用强壮筋骨的药物(如健步虎潜丸加减)。外用药酒或膏药敷贴,直达病所。

功能锻炼相结合指导: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中医强调“动静结合”,在固定关键部位的同时,鼓励适度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面对运动损伤时应该怎么做?
1.切勿“硬扛”:急性损伤后,正确的第一时间处理(休息、冰敷、加压、抬高)至关重要,但后续的专业诊断与治疗才是彻底康复的关键。

2.康复是“系统工程”:不要满足于“不疼了”。功能的完全恢复,包括力量、柔韧性、平衡感和协调性,需要一套科学的、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3.相信综合疗法的力量:中医康复体系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往往能解决单一疗法无法突破的瓶颈。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