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江南的秋天,很多人会想到 婺源的晒秋, 栖霞山的枫叶,但在我心里,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 安徽黄山脚下那个叫塔川的小村子。
去年十一月中旬,我特意挑了个工作日从杭州出发,坐了两个多小时高铁到黄山北,又转乘本地小巴,沿着蜿蜒的山路晃悠了四十多分钟,终于在天擦黑前到了塔村。
村子不大,站在村口就能望见尽头。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在山坡上,家家户户屋顶上飘着淡淡的炊烟。
当时已是深秋,村口的乌桕树叶子正红得热烈,和那些还没完全褪去绿色的树交织在一起,像打翻的调色盘。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 没有太多商业气息,偶尔能看到几个写生的学生坐在田埂上,画板上的色彩比实景还要浓烈三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顺着村民指的小路往观景台走。晨雾还没散,整个村子笼罩在一层薄纱里,太阳慢慢爬上山头,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那些红色、黄色、橙色的叶子瞬间被点亮了,像是镀了层金边。
有个扛着锄头下地的老人家从我身边走过,笑着用带口音的普通话说:“你来对时候了,再过一周,叶子就该落光了。”后来才知道,塔川最美的时节也就二十来天,通常是十一月中到十二月初,来得早叶子没红透,来得晚就只能看枝桠了。
在塔川最享受的事,就是漫无目的地闲逛。不用刻意找景点,随便一条巷子都能发现惊喜。有户人家院墙探出棵柿子树,熟透的果子像小灯笼似的挂着;另一家的屋檐下挂着玉米串和辣椒,和墙上斑驳的苔痕相映成趣。
在村后的菜地里遇到个挖红薯的大姐,听说我是专门来看秋色的,非要塞给我两个刚烤好的红薯。坐在田埂上吃着热乎乎的烤红薯,看着远处山坡上层林尽染,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 “人间值得”。
他说他们家在这里开了三十多年饭店,见过无数来拍秋色的游客,但最懂塔川的还是那些年年都来的老客人。“别看现在叶子红得热闹,下过霜后的清晨才是最好看的,那时候叶子带着水珠,太阳一照,晶莹剔透的。”
下午顺着村后的古道往山上走,越往上视野越开阔。从山顶俯瞰,整个塔川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画——白墙黛瓦是宣纸上的墨线,五彩斑斓的秋叶是点缀其间的色彩,偶尔有村民牵着牛从田间走过,为这幅画添上了最生动的笔触。 遇到个摄影发烧友,他告诉我已经连续五年来塔川了,“每次来光线都不一样,去年这时候正好下雨,雨中的红叶更有味道”。
在塔川住了两晚,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慢。不像有些景区那样急着让游客消费,这里的村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第三天离开前,我又去了一次观景台,晨光中的塔川美得不真实。
突然想起民宿老板说的话:“我们塔川啊,最好的风景都藏在平常日子里。”确实,这里没有刻意营造的景点,所有的美好都发生在寻常巷陌、田间地头。
如果你也想来塔川,有几点建议:
最好在工作日来,周末游客会多很多;
住宿可以选村里的民宿,价格实惠还能体验当地生活;
记得带件厚外套,山里早晚温差大;
拍照最好的时间是早上七点到九点,下午三点到五点。
最重要的是,放慢脚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感受,而不只是打卡。
这趟塔川之行让我明白,江南的秋不只有诗情画意,更有真实可触的生活气息。那些挂在枝头的红叶,飘在空中的炊烟,还有村民淳朴的笑容,共同构成了这个秋天最温暖的记忆。
现在正好是十一月底,如果你还在犹豫要去哪里赏秋,不妨来塔川看看,这份转瞬即逝的美好,真的值得你专门跑一趟。
#水墨江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