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智慧抗帕家园】编辑,关注不迷路,阅读原文
帕金森病的核心病理特征在于脑部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致使多巴胺分泌减少,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与运动功能障碍。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帕金森病的发生与肝、肾、脾三脏以及心火的状态紧密相关。肝气郁结、肾脏亏虚、脾胃运化失调以及心火亢盛,均可能成为诱发帕金森病的潜在因素。而运动,作为中医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有效方式,十分适合作为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1. 运动助力改善运动功能
运动功能衰退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表现。像散步、太极拳、气功这类适宜的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协调性与灵活性,提升身体平衡及协调能力。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维持稳定步态、降低摔倒风险,还能缓解肌肉僵硬、震颤等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

2. 运动促进气血循环畅通
中医认为,运动具备活血化瘀、调节气血运行的功效,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帕金森病患者常因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刺痛等症状。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况,从而减轻这些不适。此外,运动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提升消化功能,有助于药物的代谢与吸收。

3. 运动调节心理健康状态
帕金森病患者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病痛,还可能遭受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困扰。运动能够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等 “快乐荷尔蒙”,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与抑郁情绪。同时,运动也为患者创造了社交机会,减少孤独感,加强人际交往,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4. 运动延缓疾病发展进程
研究显示,坚持体育锻炼的帕金森病患者,病情进展速度明显慢于缺乏运动的患者。适度运动有助于保持肌肉和神经的灵活性,减轻身体不适,增强机体抵抗力,进而延缓帕金森病的发展。此外,运动还能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促进药物更好地吸收并作用于目标区域。

5. 中医推荐的特色运动方式
谢医师指出:“对于 70 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而言,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中医推荐的运动多以柔和舒缓为主,注重呼吸调节与心态调养,例如太极拳、八段锦、站桩、打坐调神等。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身体协调性,还能调节情绪,缓解肌肉僵硬和震颤等症状。”

6. 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虽然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益处众多,但仍需注意一些要点。首先,运动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度劳累或意外受伤;其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降低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的风险;最后,帕金森病患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治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医建议 70 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积极运动,这是综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运动不仅能够改善运动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心理状态,还能延缓疾病进展,切实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应结合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科学开展运动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