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赶时间,大家不是没空吃早饭,就是路上匆忙吃一点,又或者到公司才有空吃,结果还没消化完早饭,又到了午饭的饭点。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的这顿饭不可缺席。那么要何时吃,怎么吃才合理健康?
早
餐
一
为什么要吃早餐
1
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经过一整夜的消耗,如果再不吃早餐,人体的能量和营养供应不足,大脑的兴奋性降低,人就会出现头晕、嗜睡等症状。更严重的是,大脑长期营养不足会导致过早衰老,出现功能退化,可能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2
提高人体免疫力
充足能量和均衡营养,是免疫系统保持活力的根本。科学吃早餐,能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帮助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3
预防疾病
如果经常不吃早餐,那么积聚一晚上的胃酸会持续刺激胃黏膜,诱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胆汁浓缩还会引起胆结石。不吃早餐还会增加患代谢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而规律吃早餐,能降低血液中血小板和胆固醇的含量,降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的患病风险。
4
帮助保持健康体重
有人认为不吃早餐有利于减肥,其实恰恰相反,每天吃早餐的人,其新陈代谢的速度比不吃早餐的人快近10%。如果不吃早餐,那么吃午餐时,人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更渴望高能量食物,出现暴饮暴食,反而会摄入更多能量,同时生长激素分泌更加旺盛,会促进脂肪持续累积,导致肥胖。

二
在合适的时间吃早餐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保证在上午7~9点之间吃早餐。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再吃,脾胃消化食物的能力可能会有所降低,这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发生。早餐和午餐之间建议间隔4~6个小时。此时食物已经被代谢,人的食欲旺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强,能高效地获取食物中的营养。如果早餐吃得较晚,午餐可以在下午2点左右吃。

不建议长期吃合并的早午餐,研究表明,9时后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8时前吃早餐的人高50%,早餐吃得早还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
三
早餐不宜过饱
经过了一夜的消化吸收,有些人在早晨起床后非常饿,所以会认为早餐要“大吃特吃”,才能把一夜消耗的能量补充回来。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长期坚持早餐过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脾胃负担,有可能引发积食内停、饮食不化,痰湿内伤,从而导致肥胖、消渴等;早餐过饱,更多的气血流向脾胃去帮助消化食物,心脏的供血量相应减少,有伤及心脏的可能;早餐过饱,过多的饮食可刺激胆汁和胰岛素过度分泌,久而久之,肝胆和胰腺的负担加重,从而引发肝胆和胰腺的病变。
除此之外,长期早餐过饱还可能会引发老年痴呆、记忆力下降、失眠、代谢紊乱、早衰等。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其所著的《闲情偶寄》里曾总结:“欲调饮食,先匀饥饱。大约饥至七分而得食,斯为酌中之度。先时则早,过候则迟,亦当予以七分之饱……”大意是说,要想健康,就要调节饮食,使饥饱均匀。大约七分饿的时候就要吃饭,也只应吃到七分饱。
每个人可以按“七分饱”的原则,根据自己平日的食量合理分配早餐的量。一般来说,早、中、晚餐按照2∶2∶1的比例分配进食量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很多劳作都在上午和下午,所以早餐、中餐吃“饱”、吃“好”是为了满足能量供应的需要。而晚上那一餐要吃“少”,是为了让消化系统得到良好的休息,以保证它能更好地发挥消化、吸收和转化食物为水谷精微的功能。

四
不要边走边吃早餐
很多人为了赶时间,不在家吃也没工夫在店里堂食,买了好拿的食物边走边吃,这么做其实隐患多多。
1
卫生堪忧
城市的污染已经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路上边走边吃早餐,使我们吃进去的不仅是食物,还有空气中的重金属、灰尘和一些污染物,这样的早餐,不吃也罢。

2
影响消化和吸收
身体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咀嚼、吞咽食物,但在身体忙于应付耗费的肌肉活动时,血液供应会从胃肠等消化系统转换到肌肉,会引起消化不良。人只有在心情轻松的情况下吃东西,才会消化好,吸收好。

3
容易打嗝
边走边吃,大脑既要指挥消化系统,又要指挥运动系统,注意力分散,因而往往不能细嚼慢咽,而且还会发生呛食、噎塞等意外。

五
早餐的合理搭配
吃早餐的时候,大家往往想的是“我喜不喜欢吃”,不会刻意去考虑搭配是否合理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膳食指南》)明确,早餐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豆坚果等4类食物。健康成年人早餐的能量应为600~700kcal。其中谷物为100g,可以选择馒头、面包、麦片、面条、粥等;适量的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牛奶、鸡蛋、豆腐脑等;100g的新鲜蔬菜和50~100g的水果。

但不同人群,也会有不同的营养补充侧重点:
中青年女性需要补充铁元素,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输送氧气到全身组织至关重要,在早餐中可以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血制品等。

中青年男性通常有较高的代谢率,能量需求大,对B族维生素和锌有更高需求,建议在早餐中添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和瘦肉,还可以加一把坚果,让早餐的能量和锌元素供应更加充足。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可以支撑他们正常发育,而钙是形成骨骼所必需的营养素,因此早餐可以多吃一些含钙又富含蛋白质的奶制品和豆制品。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肌肉衰减和骨质疏松的问题,需要补充更多的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除了奶制品和豆制品,还应适当增加蛋黄和富含脂肪的鱼类以提供维生素D。如果日常饮食补充不足,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膳食营养补充剂。

需要注意,老人和儿童脾胃功能较弱,早餐需要进食相对容易消化、质地柔软的食物,以粥汤搭配蛋羹、奶类及新鲜的蔬菜为主,另外也可适当冲调食用多种坚果及粗杂粮打制成的粉类食物。
至于早餐究竟是中式好还是西式好,其实选哪种都没问题,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而定,关键在于食材是否搭配合理。平衡膳食宝塔可以很好阐释食物多样和合理搭配的原则,比如荤素搭配,杂粮杂豆的粗细搭配,代表不同营养素的蔬菜色彩搭配。不过在早餐时无法做到合理搭配也不要过于在意,可以通过午餐和晚餐来补充。

内容参考
[1]于江帆.合理饮食从吃好早餐开始[J].大众健康,2024,(02):29-31.
[2]邓玉霞.健康吃早餐,讲究“适时”“适量”“适度”[J].中医健康养生,2023,9(03):19-21.
[3]李琦.善待早餐,身体就会善待你[N].光明日报,2024-01-20(007). DOI:10.28273/n.cnki.ngmrb.2024.000283.
[4]刘明远.早餐边走边吃危害大![J].共产党员,2015,(22):57.
来源:三七二十e 2024年09月10日
本文仅作科普,具体诊疗方案需结合患者详细病史,如您有较为紧急的疾病问题,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