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酷之乱”,嘎子哥的699酷派手机,连官方都说不清真假了
创始人
2025-08-26 08:03:54
0

近日,网红“反诈老陈”公开质疑“嘎子哥”谢孟伟直播间所售699元酷派手机是否为正品,引发广泛关注。


酷派官方虽最终回应确认为正品,但其回应滞后、渠道混乱与价格差异等问题,仍令公众质疑不断。


风波背后,昔日的“中华酷联”成员早已跌出主流阵营,手机业务持续萎缩,甚至转而倚重加密货币谋求增长。


从市场第一到艰难求生,酷派能否在质疑与转型中真正“重生”,仍是未知数。


嘎子哥卖手机遭“打假”,酷派官方紧急上架回应


8月21日,网红“反诈老陈”发布视频质疑“嘎子哥”谢孟伟直播间销售的699元酷派手机为非官方正品。


反诈老陈喊话酷派官方:“你们到底有没有这款产品?如果没有,跟老百姓说一声,别让别人冒充官方来坑老百姓!”


反诈老陈这一喊,将嘎子哥喊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反诈老陈的质疑,谢孟伟在直播间作出了强硬回应,声称自己带货的所有产品都是正品,并表示老陈是在“蹭流量”。


(嘎子哥橱窗此前所售卖的酷派手机)


事件发酵后,各方关注焦点集中在酷派官方的态度上。8月24日,酷派京东自营旗舰店客服明确表示:“没有这款产品”。


多家媒体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时,也得到了相同答复。酷派官方客服则表示,已收到大量客户咨询此事,问题已向上反馈,领导表示将在8月25日作出正式回应。


今日,酷派官方正式回应此事,称确认该产品为酷派正品,目前正在各平台审核上架中。


不过,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再次咨询酷派京东自营店客服,目前所售的酷派X60是否是嘎子哥带货所卖的那款,该客服依旧表示不清楚,对于嘎子哥的699元售价比官方还要低100元,该客服还是表示不清楚。


(酷派京东官方旗舰店客服)


酷派抖音旗舰店客服一开始则表示799这款手机没有找嘎子代言,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进一步追问嘎子带货的699那款手机是否是酷派正品时,该客服表示“是的”。


(酷派抖音官方旗舰店客服)


不过,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随着酷派官方X60的发售,嘎子哥橱窗所售卖699元的酷派X60已经不再显示。


(嘎子哥抖音橱窗页面截图)


此外,博主“小白开箱”在评测这款手机时对酷派X60提出质疑,该款手机几乎照搬了兰博基尼W2024的造型,包括相机模组的样式、镜头的排列等等与兰博基尼W2024极为相似。


(博主小白开箱评测视频截图)


而此次事件中,最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嘎子哥能在官方还未上架前就能提前售卖,价格比刚上市的新品还要低。此外,酷派方面虽然承认了嘎子哥所售卖的酷派手机是正品,但699元和799元有何不同?


对于种种问题,酷派方面至今未进行答复。


手机业务萎缩,加密货币已成第二大收入来源


风波背后,酷派手机早已风光不再


自2015年起,酷派集团的收入就急转直下。


2015年,其营收为146.68亿港元,相较于之前,同比下降了41.09%。


紧接着2016年和2017年,情况愈发糟糕。2016年营收跌至76.69亿港元,2017年更是只有33.78亿港元,这两年的同比降幅均超过了45%。


不仅如此,这两年还接连亏损,2016年亏了43.79亿港元,2017年亏损26.74亿港元。


此后数年,酷派的经营状况并未迎来实质性好转。


除2019年短暂实现盈利外,其余年份多处于亏损状态,且营收下滑的趋势始终未改。截至2022年,其营收已跌至2.99亿港元。


2023年,酷派的营收数据终于出现微弱回暖迹象,全年营收回升至3.07亿港元,同比增长2.73%,但盈利端依旧承压,亏损2.21亿港元。


2024年,营收增长幅度显著扩大,全年营业总收入达4.99亿港元,同比激增62.46%,其中移动电话及相关配件收入增至2.75亿港元,实现同比增长。然而,盈利困境进一步加剧,归亏损扩大至2.52亿港元。


而对于2024年的收入增长,酷派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得益于加密货币业务的扩张以及移动电话业务销售的增加。但与此同时,公司的毛利却有所下降。原因在于移动电话业务的若干产品在2024年处于清货阶段,并且低利润硬件产品的存在,使得利润不断减少。


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酷派集团在加密货币业务方面已拥有有效算力1504800TH/S,累积获得约187.32BTC。此外,还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投资于在美国上市且与加密资产行业相关的证券。


在营收构成中,加密货币业务的营收从2023年的865万港元,占比2.78%,增长到2024年的9700万港元,营收占比提升19.56%,成为公司第二大营收来源。


然而,曾经作为酷派核心业务的手机板块,如今却陷入了深深的泥沼。


自2022年年报起,酷派便未再披露其手机出货量情况。但从种种迹象不难推断,近些年其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这直接导致了营收规模的不断萎缩。


以2022年半年报为例,当期其在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仅19.56万台,中国大陆使用酷派手机的活跃用户数也仅有21.9万。


而在2022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4亿台,酷派在国内的市占率仅有约0.1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看其移动电话及相关配件的收入,2019年还有12.77亿港元,到2023年已跌到了1.81亿港元,虽在2024年增长达2.75亿港元,但与巅峰时期相比,依旧相差甚远。


两度易主,曾是国内第一


一度,酷派和华为、中兴、联想一起,被并称为“中华酷联”,成了国产手机市场的四大主流品牌。


2012年,酷派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1%。2014年5月,酷派手机市占率飙升至23.10%,跃居市场第一,将三星(18.80%)、苹果(15.70%)甩在身后,迎来巅峰时刻。


彼时正值定制机时代,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话语权极强,手机厂商依附运营商便能稳定盈利。


酷派也借此发展,2004年港股上市时年收入仅2.46亿港元,2014年已增至249亿港元,其创始人郭德英后来坦言,公司90%的销售依赖运营商。


然而,巅峰过后危机骤现。


2014年年中,政策突变,上级要求电信运营商压缩销售成本与补贴,打乱了郭德英的规划。


雪上加霜的是,4G时代将至,酷派为冲击600万部年销量提前大量囤货,运营商补贴取消后,这些货物滞销,存货堆积如山。


2014年上半年末,酷派存货规模达49.98亿港元,同比增88.95%,占总资产超35%,经营压力剧增。


为缓解流动性危机,郭德英选择“放手”,2015年6月将近18%酷派股权卖给乐视移动,2016年6月又转让11%股权,两次共套现超30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降至9.23%,随后离开公司,酷派进入贾跃亭时代。


初期乐视与酷派处于“蜜月期”,计划联手冲回国内手机第一阵营,但乐视债务危机很快全面爆发。


2017年底,远走美国的贾跃亭辞去酷派集团董事长职务,2018年1月乐视清仓酷派股份,彻底退出。


接盘酷派的是伟晖投资,其实际控制人是90后陈家俊——深圳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次子,拥有南加州大学金融硕士学位,此前任深圳京基百纳商管公司总裁。


但陈家俊接手时,国内手机市场格局已变:三星、苹果依旧强势,华为、小米、OPPO、vivo站稳脚跟,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酷派突围难度极大,面对的更是人员、产品、渠道皆需调整的“烂摊子”。


为扭转局面,陈家俊挖来宋九亚、胡行等小米前高管团队;产品主打高性价比,从低端市场切入,推出千元机、百元机,渗透三四线城市及下沉市场;渠道改为区域直供模式以提效。


2019到2021年,酷派多次募资,陈家俊还高调喊出“3年重返第一梯队”的口号,试图助力这个老牌手机品牌“咸鱼翻身”。


目前,酷派集团市场、销售及服务体系管理运营的主要负责人是陈志辉,其2005年加入酷派集团。在加入集团前,陈志辉曾在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宝洁(中国)有限公司等知名跨国企业任职,负责销售与市场工作。


不过,从如今的业绩与市场表现来看,酷派的“复兴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家老牌手机厂商的每一步选择,都将决定它能否在时代的夹缝中,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重生之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医生强调:慢性肝病患者,必须补...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药店年轻化转型的三大解决方案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 史天一 当前,Z世代逐渐成为健康消费主力,传统药店正面临从"药品销售场所"到...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陪小孩特别累? 都说当代父母陪娃,堪比「铁人三项」。 两岁以下的幼崽,家长天天缺觉、睡不够,可能会觉得娃还小,再忍忍...
“我”才38岁,怎么就早衰了? 李女士刚满38岁,半年前开始月经量越来越少。原以为是工作太累引起的,就没在意,直到连续4个月不见“老...
世界首例!中国团队将基因编辑猪... 中国研究团队25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
原创 日... 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战争爆发,成为20世纪初期,世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一场关键较量。这场战...
原创 美... 近年来,特朗普频繁在国际事务中出手,先是在阿拉斯加与普京进行了会晤,随后在白宫接待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
原创 万... 最近,印度在购买俄罗斯石油遭遇二级制裁的事件中,一直对美国指责“双重标准”。印度质疑为何中欧国家不受...
台风困三亚:酒店玻璃弯了,游客... 最近,三亚的游客们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花大价钱来度假,结果被台风“包场”了!更夸张的是,有游客拍...